1)第二百三十八章 塞外之战(六)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如何行军,是该稳住缓进,还是该加速行军,尽快进入战场,以防塞外三城有了防备。大王子骞曼与和连手下头号智囊秦先生的建议竟截然相反,双方所言都有一定的道理,至于如何取舍,却实在不是那么好拿定主意的。

  要说用兵之道,稳当确是极为重要,因为战争关乎千万人性命,一旦指挥失误,便可能引发战争的失败。而战争失败,非但意味着自己的军事目的未曾达成,更是会无端害了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使得在后方的无数家族生死无告。

  另外,身为一个领袖,一旦遭逢兵败,其在国内的威望势必大大降低,甚至会因国内士民不满而引发暴乱。若真是到了这个地步,非但极大地削弱了本国的国力,恐怕自己在国内的地位都要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说,越是身居高位之人,为人行事便越发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因为他们已经成功了,他们已然成为了人生的赢家,所以没有必要冒着不测之祸去冒险。他们无法承担失败,以他们的身份来说,一旦失败便定然是影响极大的惨败。这种失败,甚至会造成政治乃至经济上的大地震,整个大局都会随着权力平衡的被打破而发生剧烈变动。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然而,如今和连所以发动对塞外三城的战争,并不是为别的,他为的是依靠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树立威望。只有自己的威望树立起来了,他在号令草原各部的时候才更能一呼百应,继而实现檀石槐单于当年的荣光。因此,和连此来是要立功的,他不需要小心谨慎,他需要的只是带领手下的鲜卑人民,从一场胜利到另一场胜利。唯有如此,他方能实现自身的抱负。

  况且,秦先生讲得也是极有道理的,所谓兵贵神速,自己此次南下,打得便是对方的一个措手不及。若是对方真的有了防备,准备充足,到时候自己所率五万大军顿兵城下,鲜卑人又不擅长攻城,则必然导致战事旷日持久。自己率领大军在外,可谓劳师远征,无论是粮道的维持还是武器物资的消耗,都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便是以鲜卑一族大单于的身份地位,也不是轻易便可承担得了的。

  另外,虽然鲜卑士兵上马成军,下马为民,极是节约了平日里维护部队的成本。可相应的,若想叫他们听你的话,乖乖地跟着你卖命,你非但事先需要为他们画一个大饼,事后还需要看得见的好处,才能将各部酋首喂饱。若是战事旷日持久,城内守军定然愈发信心大增,继而众志成城,而城外的鲜卑大军则定然会因为损伤日渐扩大,却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利益而分崩离析。

  骑马民族每次南下,所携带的粮草都不多,这极大地增强了大军的机动性,同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