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州之行(三十四)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非但依照郭斌的吩咐,将马背上的褡裢安装妥当,此战所必须的各种装备更是进行了极为仔细的检查和养护。因为此次跟随郭斌南下的护卫人数不过五十,而郭斌又是身系颍川郡中几十万生民希望的人,身份贵重,因此在他们南下之前,在戏志才等人的强力坚持下,这一众护卫还首次配装了一种新近研制出来,却尚未投入大规模生产的新型武器。也正是因此,众人才能放心让郭斌只带着这么少的人跑了这么远出来。

  因为众人都装备了褡裢所制的简易“马镫”,故此即便是跑了大半个上午,亦没有觉得累。当然,为了节省马力,这一路上都是轻步慢跑,直到抵达了占城之后,方放开马速,一路疾驰而来。

  伏龙山庄的美酒、香皂等物行销天下,至于阳翟服饰、阳翟文具等物,则尚未贩售到这里来。因为此处气候炎热,便是冬日里也不会冷到哪里去,厚重的毛呢制品则没有太多的市场,再加上占人不通文墨,阳翟文具在此也是无人问津。

  除此之外,这林邑国距离中原太远,阳翟县的产能也很有限,供应庞大的中原市场已然极为吃力,又哪里还有余力占领这么个千里之外的小市场呢?

  不过即便如此,商人们也早已将林邑国包括其风土人情,人口数量等一系列情报探查得一清二楚了。而部队之中有一项强制条令,每次出行之前,都要组织人员学习加厚版本的《九州舆图》。这由各地商旅投稿,又结合官方情报部门的情报核实,最终出版并且规模逐渐扩大的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已经成为颍川百姓乃至军方了解各地风俗的教科书。

  司马徽曾盛赞此事,道:“余尝读《道德经》,及至‘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时,不免心生疑惑,此非生而知之者欤?所谓‘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余尝疑之。然自与潜阳交游,吾道大变。今日《九州舆图》既成,我颍川百姓岂非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乎?”

  随着颍川郡,特别是阳翟县中老百姓的识字率急速上涨,像《九州舆图》这种百科全书类的书籍也广受欢迎。因为如今活字印刷术尚未出现,印刷书籍的成本高得吓人,因此许多学子乃至识字的军人和百姓,都纷纷去阳翟县学旁边的县立图书馆中借了书来抄录。

  不是郭斌不想将活字印刷术拿出来,对于他这个毫无廉耻之心,剽窃他人技术、发明、乃至文学作品一点儿都不带脸红的家伙,将活字印刷术拿出来并不会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何况他更是早已给自己找好了理由: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巅嘛!

  然而,事情往往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的,你知道是一回事,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