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九章 精神文明建设(上)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初郭斌在塞外大破鲜卑大单于和连,其中的战利品之一,便是大量受伤乃至死亡的战马,所幸当时天候尚凉,肉类腐败的速度倒是不快。因此,除了当时为了庆祝战胜而大摆宴席,所剩下的马肉也是不在少数。

  在这个没有冰箱、冷柜,没有电力的时代,肉类的保存无疑是极让人头疼的。郭斌也曾想过利用香料腌制肉类,延长其保质期限,可是随即便推翻了这个想法。用香料防腐,这是当初教科书上解释西方人为了东方的香料而疯狂所找到的原因,可事实是否如此,郭斌心中是存疑的。

  因为,在历史上的西方,香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属于奢侈品的范畴,而相对来说,新鲜的肉类和鱼类,反而便不是那么少见了。为了给肉类和鱼类保鲜,而将贵比黄金的香料拿来腌制,难道不是太蠢了吗?若真是有钱买香料,还在乎一条新鲜的鱼?若是腐烂了,直接丢掉岂不更好?

  所以郭斌以为,即便是在大航海时代,欧洲人所以疯狂追求香料,也多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亦即在饮食烹饪中进行调味。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一旦尝过了调味料的滋味,便极少有人会怀念清汤寡水,只有盐味的料理。如今开遍大汉天下的醉仙楼便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引进了以孜然为代表的多种调味料,醉仙楼中的料理口味独特的名声便算是打出去了,吃过一次的人只要是有条件,便还会再来品尝,因此醉仙楼中回头客极多。

  后世的中国虽是出产香料的大国,可如今许多香料却还没有传进来,例如胡椒、孜然之类,目前中原也出现了,却依然极是贵重,只有在最顶尖的酒楼之中才会出现,而像辣椒这种极具刺激性的调味品之王,更是尚在墨西哥老家呆着呢。因此,从经济性上说,在如今的条件下,用香料腌制肉类,是不合理的。

  既然香料不行,那便须得想其他的方法。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中,严寒一直是人类最强大的敌人之一,因为寒冷非但会使人生病、所消耗的热量大幅度增加,还会使得草木凋零、走兽飞禽失去踪迹,人类获取食物的来源毫无疑问便会减少了。因此,无论是在动物界还是植物界,过冬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

  树木会落叶,既为了使得枯叶落在地上保护其根系,也是为了减少冬日里的消耗。动物在冬天也会冬眠,这是为了减少运动,降低对能量的消耗。诸如田鼠之类的,甚至会提前在洞中保存粮食,以供应冬日的消耗。人类身为自封的所谓“高级动物”,却也逃不出这个规律。

  塞外所以被称为苦寒之地,许多时候便是因为其冬日里太过寒冷。寒冷的气候不适于种植农作物,因此塞外民族便不得不采用游牧的方式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