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一章 形势_重生东汉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在阳翟的郭斌自然能预想到他的一篇奏折必定又会引起另一番滔天巨浪,可他却在给何进、卢植、蔡邕三人写信详细说明情况后就不去管了。毕竟,光禄勋董重之所以能就刘辨遇刺一事做文章,也只有借着天下大旱的由头了。这是刘辨的弱点,亦是刘宏的死穴。

  可郭斌将天下大旱的问题解释为极其不具攻击性的“生病”,亦即刘宏患病、东宫虚悬,便较董重所提更能让刘宏接受。毕竟虎毒不食子,刘辨不仅是他的嫡长子,更是他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刘辨自幼养在道观,虽非才智超卓,却也是聪明敏锐,只是见识有限,威严不足。若由天子悉心调教几年,必会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据郭斌推测,历史上的刘宏必然亦是如此做的,就看董卓进京后,会废掉刘辨而改立刘协便可知端的。若只是如后世所认为的,因为刘协口才好,会说话,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废立之事,那董卓便太蠢了,亦不符合郭斌所见的外饰粗豪而心怀狡谋的董卓的心性。要知道,官场是最为锻炼人心智的所在,董卓能一路高升,即便兵败亦能升官,若真是有勇无谋之辈,那岂不是太不将观众们的智商放在眼里了么?

  另外,现在刘辨已经过了十岁,若按照历史的走向,刘宏六年后会去世,届时刘辨的年龄是16周岁,已经是可以成家立业、支撑门户的年纪了,而刘协才是个八岁的小娃娃。即便根据常识推论,刘协这个八岁的小娃娃竟然比成年天子刘辨更能说会道,这不是骗鬼么?史书上可没有记载刘辨是智障又或者什么,否则刘宏何必册封他为太子?而且有记载说刘宏犹犹豫豫没有废太子,是因为何进的权势,这不更是骗鬼么?

  刘宏可是十三岁就能将自己的亲舅舅下狱处死的狠人啊,他亲手将李膺、杜密等人下狱;又平灭蛮族、妖道作乱不可胜数,谁能说他是个糊涂蛋?当初他既能借宦官之手将权势滔天、朝野上下奥援无数的的党人下狱乃至处死,更不要说何进一个凭裙带关系上来的小小的外戚!要说汉末三国被抹黑及被小视的人,刘宏要排在第一位。

  因此董卓在洛阳郊外迎回刘辨与刘协,就因为刘协“能说会道”,又或者他与抚养刘协长大的董太后是本家,便起了废立之心,郭斌认为纯属无稽之谈。若董卓果如史书记载,是那么一个残暴而又富有野心的军阀,岂会因一两句话便冒天下之大不韪行废立之事?再者说,若经过一夜奔波,又累又饿,看到自己的皇帝哥哥被这么个黑大汉欺负,八岁的刘协不仅没有被吓得瑟瑟发抖,却还能说出话来的话,恐怕会与一般的八岁孩子似的,边哭边道:“不要打我哥哥了。”

  所以,郭斌认为,董卓之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