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十三章 谁能看清?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眼,同时补充说道:“我们在一个特别的技术开发区内建立了一些的技术研究部门,将来的大学也将进驻该开发区,大学与研究单位互相结合,一道构成未来高科技技术和先进产业的研究链和人才链。未来将会有一项项先进技术从那里诞生,一名名高技术人才在那里成才。她将源源不断地为自治区提供新鲜的营养和澎湃的支持。”

  “总理事,我有一个问题!”拿到资料浏览了几眼之后的王助,轻咳几声引起张雨生的注意力后说道:“我们的基础教育是从去年这个时候才开始的,小学加中学至少要花费六七年的时间,而学得慢的可能要九年。也就是说我们逐步拥有几十万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学生要在1922年以后去了,也就是说要在22年之后才会有大批的学生具备接受大学教育的资格或者说起码的知识水平。如今我们就要忙着建立高等学校,师资力量匮乏不说,学生、教材从何而来都是问题?当然凭借自治区目前的实力,硬件方面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王助的话非常地直接,当然这也说明他们根本就没当自己是外人,这一点令张雨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微微一笑之后说道:“在座的众人,有谁是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的?而且是长达数年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从洋务学校毕业的也不过学习了几年而已,但你们同样经过了自己的努力,在竞争激烈的外国大学里拿回了一个又一个学位和奖章!难道我们本土的学生就不行吗?只接受过技术学校教育的学生难道不能进入大学深造?”

  张雨生心里最大的把握根源就在于自治区遍布的技术学校,排除掉纯粹地应用技术学校,比如汽车驾驶、工程车辆『操』控等,其实还是有不少的技术学校和夜校的学生都是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而且他们长期在工作岗位工作,更加了解各种先进知识技术的可贵之处,也更知道掌握更为丰富知识所带来的无穷尽力量。必备的基础知识可以让他们看懂上的文字和符号,当然也能慢慢的学会更加深奥的理论知识,用时间和勤奋的汗水来同繁琐困难的大学知识做斗争,迟早会有胜利的一天。

  “而且,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首先是以建设一所大学为主,其规模不在于大而在于精,教育的对象也就是从各大技术学校里挑选而来的学生,三年时间之内师生共同进步,力争在三年之内完成所有院系的基础构建工作。力争在五年甚至六年之后,收获一大批具备丰富知识的人才。而到那时,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刚刚可以同基础教育事业无缝接轨,更多的大学才能得以建立,更多的学生才能得以成才。”

  大学不在于其规模之庞大,而是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