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 艰辛坎坷汽车路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车体发现后座的一名“乘客”,并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或许是受了内伤,但能够让经历如此“惨烈车祸”的人还能保住一个全尸,张宇有理由接受这样美妙的结果了,因为这时代的汽车不可能有如此高的速度,即便是两车高速迎面碰撞,不过这根本不可能,可谁愿意没事儿和别人高速碰撞一下。所以这会儿的甲壳虫已经很是优秀,但汽车所需要的发动机仍然是一个问题。

  关于这整段过程,从样车零部件制造到最后一项试验完成,来自德国的穆勒最有发言权而他的口述也被收录到张宇的自传当中。

  “当时,技术总监张先生给了我许多图纸!是的,一种各种技术要求都被标注得非常非常详细的图纸,我甚至怀疑集团聘请我来的目的,因为我看过这样的图纸才发现,他们或许需要的不是机械师而仅仅是,仅仅是一些加工技术人才而已,或许当时我就是这想的,的确是这样!但我是签订了合同的,我是拿人薪水的,就应该服从命令。”

  “图纸中的汽车长、宽、高比例为这样的比例非常非常大胆,它的车身比当时任何一款汽车都要矮,配合其整体,我直到很多年之后才明白这样是为了什么。而它采用的轴距达到惊人的2508mm,这些都令我感到设计者的完美。但后来的一些技术要求,彻底的让我感到惊讶了。”

  “这是一辆加工极其困难的汽车,在当时的确是那样。图纸上到处都有这样那样的加工要求,致命的是加工误差基本都要达到零点一毫米级别,成百上千个各种型号螺钉螺母紧固件、各种各样的零件,张宇当时就说‘嘿,伙计们,这些东西咱们都要这么干,都要统一标准才能实现标准化生产制造,才能有利于未来的大规模制造’。我当时真是被弄得崩溃了,而那些要加工冲压成型的车门、锻造加强的车身、高强度的传动轴承等等大东西的哥们,日子也不好过,的确,咱们的技术总监非常非常刻板,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可以刁蛮我们,大伙当时都叫他‘大个子小心眼的东方人’。”

  “一辆汽车就如同一个人一样,它需要提供生命运动的核心,我们人类需要的是肉长的心脏,而它需要的就是钢、铝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的发动机。”关于当时制作发动机这个重大项目,两位来自德国的燃油动力工程师或者称之为爱好者的诺切夫、桑顿的部分回忆也被收入了张雨生的回忆录里。

  “一天早上,张总监很是兴奋地找到我们,当我们以为他自己一个人制作出了什么,或者发现了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再次恭喜这个东方人的时候。他却说道:‘同志们,伙计们。咱们的汽车终于完成了整体设计验证,完全可以定型生产了,不过在此之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