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四六章 敲闷棍_大国无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用四台助推发动机串联捆绑在主发动机周围,该导弹另有五台『液』体火箭发动机,配20个推力喷管,总推力达到了4000余千牛,使得导弹的最大起飞质量高达300吨,可将一枚重约3吨的核弹头投送至8000公里之外。

  从理论数据上来看,这枚导弹的『射』程已经能够满足德国人的需求,八千公里足以使其在本土就向北美洲和亚洲展开攻击,但实际上这枚导弹目前状态依然有些不好,由于固体燃料技术不过关,这枚导弹不得不采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加注『液』氧和煤油的工作已经持续了十几个小时,生怕发生推进剂泄『露』的士兵都小心翼翼的身着防化服一丝不苟工作着,生怕出错。

  体积庞大、运输困难、组装缓慢、战斗转换耗时太长等等,无不证明这枚导弹的实际生存能力值得商榷,而不管如何,这枚必须要依靠铁路实施机动,然后依靠固定发『射』塔实现地面固定发『射』的战略导弹,依然被给予了厚望,只要这枚导弹将三吨重的模拟核弹头准确的送往目标海域五公里范围之内,对于德国而言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因而导弹安装的惯『性』制导系统是否精确就相当关键了。

  在以往的v型导弹中,德国火箭科学家们始终对其配置的惯『性』制导系统精度感到十分不满,经过连番波折后,曾一度尝试采取其他制导方式的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回到惯『性』制导系统的研制中来,经过连续攻关的不懈努力,德国人如今的惯『性』制导系统已经有了很高的实验精度,但装配到导弹上进行实际发『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无人可知。

  2月13日傍晚,完成燃料加注一小时的德国首枚战略导弹,被各个发『射』单元的技术专家们给反复检查了两遍之后,终于向导弹总设计师冯?布劳恩报告了状态良好可以发『射』,汇总各方报告后,布劳恩正式下令导弹进入发『射』倒计时阶段,而在太空中负责监视该发『射』基地已久的光学侦查卫星,也在日落前最后一次掠过基地上空之时连续拍摄下了大量照片。

  照片数据很快就被压缩和加密,经通讯中继卫星发送到了军情局总部,情报专家们很快就拿到了解密出来的图像数据,不到十分钟,就得出了德国首枚战略导弹已经进入发『射』待机状态的报告,空军和海军很快就收到了这一消息。

  驻扎在伊朗阿巴斯的空军部队,很快就起飞了一架加挂特种侦查吊舱的大型无人侦察机,海军部也以最快速度向已经就位的“拦截”舰队发去了进入模拟拦截状态的命令,第二炮兵部队的航天司令部也果断下令进入战备状态,天基预警系统即刻进入了如临大敌之态,严阵以待德军首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