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9章 李鸿章的选择_晚清神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鸿章和左宗棠一模一样,都是遥控指挥战斗,左宗棠把前线的重任托付给刘锦棠,刘锦棠人称羽扇纶巾的周瑜,可谓军事奇才,深得大清将士的爱戴,对回军的战役,左宗棠完全可以高枕无忧。

  而李鸿章还沒定下决心,台湾战事的组织有些杂乱无章,大清有数支军队在台湾作战,却沒有统一的调配,沒有发挥兵多将广的优势,反而龟缩在军事要塞里,任凭日军四处扫荡台湾东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

  现在名义上是由台湾镇总兵刘明灯统筹全局,但刘明灯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在他任职期间,台湾驻军与台湾少数民族之间摩擦不断,造成台湾少数民族成立排外的社团,台湾番邦与大清的关系降至冰点。沒有发扬礼仪上邦挥金如土的高尚品格,清廷寓教于人做得不够出色,使大清与台湾番邦之间有了嫌隙。

  台湾番邦竟然说大清不讲信用,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大清政府每年向台湾输送给养、物资,只让台湾百姓缴纳一点蔗糖,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刘明灯只给朝廷发电报,要求援兵支援台湾,不断陈述日军有上万兵马,清军只有固守待援,好似守住战略要地,就是最大的功劳。刘明灯不敢和日军交战,接触战开打,便使出龟缩战术,二千清军主力固守在基隆港。

  但是几位军机大臣早已做出过分析,台湾地荒民贫,人口稀少,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是靠福建、广东调配,这才使得大清四千驻军得以在台湾、澎湖驻守。

  日军若是出动上万人,要花多少人力物力运送粮草?小日本矮小瘦弱,一个人基本口粮就算是半斤,10000人就是5000斤粮食,一个月就是要150000斤粮食,要从日本本土或是琉球列岛把150000斤粮食运至台湾。战争还有惊人的损耗,运送150000斤粮食,至少要运送200000斤粮食,甚至更多,这后勤压力就会让日军崩溃。所以日军绝不会一次性出动一万人,还是相信英国人的情报,日军出动3000人马,已经到了日本军力的极限。

  日军要是出动上万人马,就不是用來攻打生番之地,早就攻破台湾府,打到基隆港了。哪会在台湾的东西部和台湾的少数民族打得不可开交,日军只对排湾族施以血腥的报复,猛攻排湾族的领地,日军对于其他少数民族,采用互不侵犯的原则,反而使出糖衣炮弹,收买台湾少数民族的人心。

  李鸿章不相信日本人有这么大胆量,敢对大清开战。大清的国力远在日本之上,直到现在日本人也不承认侵犯了大清的领土。战争的初级阶段,日军是以台湾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作为日本殖民地,以这个借口向台湾少数民族开战,日军是抓住大清国文上的漏洞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