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煌之故,八成以上都是敦煌人;并且,这八成之中,又有多半都是出自索、张两家。

  这个“索”就是索重的“索”。

  索氏,是定西国内,麴氏以外的又一个世代将门。不过,比起麴氏的以外戚显贵,早登朝堂,俨然已是定西的头等阀族之一,索氏的地盘主要在敦煌一带。

  西唐时期,索氏曾经出过一个杰出的人才,名叫索靖,便是“敦煌五龙”之首,初为戊己校尉长史,后被征入朝,担任过后将军,死后被追赠司空。索靖擅长书法,知晓兵事,有先识远量,预见到了唐室将乱,有次指着洛阳宫门外的铜驼,说道:“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索重,即索靖弟之后。

  索氏是个大家族,与张、赵、阴、阚等姓并为敦煌望族,其族中子弟不下数百。究其来源的话,他们都是巨鹿索氏的分支,但出於迁入敦煌早晚不同的关系,敦煌的诸索现又分为两支。

  一支,即索重这一支,他们的祖先是秦朝前中期的太中大夫索抚,索抚因为直谏忤旨而被降罪徙边,由是从巨鹿迁居到了敦煌。索抚原来在巨鹿时,家在巨鹿之北,号称“北索”。

  另一支,则是现任的西域长史索恭这一支。索恭这一支的祖先是秦朝中期的索骏,索骏迁到敦煌后,居敦煌之南,因号称“南索”。

  北索、南索,祖为一源,可因为索抚迁到敦煌后,与巨鹿那边的祖家就断了联系,所以而今的敦煌两索,一旦叙及辈分,两索家的子侄却如异姓,连彼此间的长幼都无法说清。

  戊己校尉张韶的家世,与索恭类同。

  他们家也是从内地徙来的,而且徙入敦煌的缘故,也是因为他们的祖上直言进谏而获罪。

  张龟到的近前,奉上文书两道,说道:“是的。明公,此便是他两人的回书。”

  莘迩一一展开观看。

  看罢,莘迩对羊髦等人说道:“索长史、张校尉已着手做出兵的准备了。只等我率部抵至,即可会合。”把文书还给张龟,吩咐收好,他踱步至台边,手抚栏杆,望向东方。

  张龟细心地把文书卷妥,置入怀中,跟在莘迩左近,顺着他的目光往东看去。

  仲夏的阳光刺眼,蓝天如洗,朵朵白云如棉。

  极目处,远山、长城,天与地相接成一条淡黄的线。

  “明公,是在望王都么?”张龟问道。

  莘迩没有回答。

  秃发勃野约略猜到了一点莘迩的心思,说道:“将军,咱们四月底离的谷阴,现已五月中旬。也不知朝中,而下情形如何。”

  莘迩的确是有点担忧朝中的形势。

  他深知,宋、氾、张等家视他为眼中钉。

  他在朝中时,宋闳等人不得不稍微顾忌左氏对他的信赖、他帐下的兵马和他手中那道“无字”的令狐奉遗诏。如今他离朝千里,拿脚指头想,也能料到宋闳等人肯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