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九章 间道还关中 孤敢第一人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关中,丁零人的口数也不是很多。

  只说仇畏等建议把之徙到关中的那四万余户鲜卑人、七八万户唐人豪强和诸部杂夷,这两部分的民口加在一起,正如孟朗所说,数目巨大,达到了十余万户之多,这已相当於是关中现有人口的将近五分之一,又诚如孟朗的担忧,一旦安置不当,出现徙民和土著之间的矛盾与争斗,以及特别是徙到咸阳的那四万余户,也就是二十多万口的鲜卑人再一旦出现叛乱的情况,那到时,关中的情形会成个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必定是烽烟处处,战火燎原。

  蒲茂笑道:“孟师原来是为此忧虑。”

  “大王,臣恳请大王,务必三思。”

  “孟师,方今北地乱战,十室九空,掠他国之民口,充本国之民力,此本诸国之通行也,况乎而下魏地已为我有大半,那么迁徙些豫、冀、并等州的人口入关中,以巩固我大秦之根本,这不更是理所当然的么?巩固了我大秦根本的同时,把慕容鲜卑王公以下的各部民口,徙入咸阳,将之放到孤的眼皮子底下看管,也能使邺县、洛阳更容易治理,此岂不两全其美?”

  “大王,话是这么说,可一下子徙十余万户,实在太多了,臣不能不为此忧心。”

  “孟师,无须忧心!鲜卑怎么了?今魏地将为我大秦尽有,鲜卑诸部,亦孤之子民也!关东豪强、诸部杂夷,也同样是孤的子民!孤对之一视同仁,以仁厚抚之,人孰无情,而人皆思安,孤就不信,他们难不成放着孤给他们的太平好日子不过,不感孤的恩,还会非要造孤的反不成?”

  蒲茂这番含笑说出的话,说的是充满信心。

  也难怪他充满信心,他按照孟朗的教育,登基以今,一直行施仁政,不管对敌对友,都以仁义当先,至现而今,他的这些作为不仅已经得到了回报,并且回报很是优厚,如蒲秦朝中的臣子、关中的唐人士族以及唐胡百姓,不乏对其颂扬之声,如姚桃等降将,都为他效忠勠力,如李基等并州乞活,主动来投,再如贺浑邪,上表请附的文中,也是对他的仁厚赞颂有加。

  孟朗知道是劝不了蒲茂了,暗中喟叹,口中说道:“大王以仁道治下,古之贤君不及也。”

  蒲茂呵呵笑道:“孟师谬赞了!孤何敢自居超迈古之贤君,堪能与之相比,已是心满意足!”

  瞧出了孟朗大概是因为自己不肯听从他的谏言而有些郁郁,他尊敬、信爱孟朗,不愿孟朗为此不快,就说道,“孟师,你前日上书,建议孤下旨,许豫、冀、并等州黎民‘诸因乱流移,避仇远徙,欲还旧业者,悉听之’;又建议孤大赦天下,并及除各州刺史外,其余县之守令一切照旧;又建议孤降旨,清查豫、冀、并等州的荫户,禁‘三分共贯’;又建议孤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