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六章 围城以制敌 公类白毛男_即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城”方面的“过不去”得到了缓解,“打援”这面的“过不去”,还像是一根刺,扎在心头。

  “难道就让莘阿瓜借孤扬名?”蒲茂这般羞恼想着。

  孟朗再又说道:“大王,臣建议大王‘围城打援’,还有另外一个缘故。”

  “孟师请说。”

  “便是莘幼著。”

  蒲茂抬眼问道:“莘阿瓜?”

  孟朗说道:“就像臣昨天向大王分析的,莘幼著部的动向现在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骚扰天水等郡,乱我粮道;一个是来救援襄武,袭我大营。

  “两个可能中,臣实际上是希望莘幼著选择后一个的。”

  蒲茂问道:“为何?”

  “大王,这是因为,用兵之道,首重在‘势’。孙子云‘善战者,致人而不致於人’,此话之意无须臣言,大王自知,意思便是说,善於打仗的人,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此即‘势’也。方今莘幼著领游骑於外,我军难以掌握其行踪,如果从‘势’这方面来讲的话,而今的情况,恕臣直言,其实是‘势’在莘幼著,我军则是处在被动状态的。

  “昨天臣进策大王,说可用‘护粮道’、‘围城打援’此二法来对付莘幼著部的游骑,‘护粮道’实则下策;重围襄武,迫使莘幼著不得不来救,由此改变我军被他调动的局面,反过来,我军来调动他,这才是上策。是所谓‘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又及所谓之‘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

  说完了这么一大通,孟朗老态削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蒲茂,最后说道,“大王熟读兵法,这些东西不用臣讲,大王当然也都是知道的。……大王,此即臣建言大王‘围城打援’的两个缘由!”

  沉吟再三,思之又思,蒲茂到底是明君之姿,毕竟他深深信赖和依赖孟朗,终於做出了决定,暂时放下了个人的感情,不甘地说道:“罢了,就按孟师此策!”

  当天定下,改变攻打襄武的策略,从强攻改成围困。

  一方面,通过围困来消磨城中守卒的士气。

  另一方面,通过重围襄武,逼迫莘迩不得不率部来救,从而达成“打援”的目的。

  蒲茂却倒是举一反三,既然改变了攻打襄武的策略,结合新得的说“麴爽、田居、张道岳率部将援首阳、襄武”的军报,他顺势把打首阳的策略也作了改变。

  於当天,传檄正在围攻首阳的慕容瞻,命其也停下强攻,改用“围城打援”此策,等待麴爽等部到后,先歼灭麴爽等部,然后再攻首阳县城。

  ……

  议事毕了,孟朗回到自己帐中。

  向赤斧、季和这两个亲近的大吏都在帐中陪他。

  孟朗斜斜地靠在榻上,由向赤斧为他捶腿,咳嗽了几声,说道:“真的是老了!”

  向赤斧说道:“公春秋正盛,何来老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