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回、凤姐的酸意_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娓娓道来。

  他倒也没怎么夸大,不会把自己说的天上地下仅有,但也不是平铺直叙,而正好当时的情形下,贾政的那些清客都在有意的捧着他,于是便是复述出来,通过他这讲述也好像爽文故事里的男主遭遇一样。

  当然关于贾政训斥的部分,他还是做了些隐瞒,像是贾母、王熙凤这些能想到的也不会给他戳破。

  而黛玉听了半天,却也没听他怎么说到林如海和李昭,立刻失了兴趣。

  宝玉在林如海面前的时候都没怎么注意他,这时候讲述中自然也忽视了他——毕竟林如海本来也没说有什么表现,倒是贾政时不时向他求表扬。

  在贾宝玉看来,他是和林黛玉有交情又不是和她父亲,所以何须在意那“不相干的人”呢。

  至于李昭,因为跟秦钟走在一起的关系他倒是一开始看到了,不过一直被贾政盯着,也没机会去跟秦钟说会儿话,更不可能去找李昭说话了。

  除了黛玉,大部分人对于宝玉的讲述倒都是颇感兴趣,便是黛玉虽然兴致不高,但听到宝玉提到的那些诗对,心里也是默默反复的吟诵。

  然后又不禁会冒出,若是让李大哥来作,他会怎么对的想法。

  在黛玉看来,李昭或许比不过宝玉这般信手拈来,但他偶得的佳句却更让人难忘,或许真如他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里面唯一感到头疼的大概就是王熙凤了,李纨是书香之家的出身,读书识字不在话下,薛姨妈虽然佛系,但平日里也会看些才子佳人的书,可能也因薛大爷的厚爱,耳濡目染,自己写不来却也不至于听不懂。

  更别说三春、宝钗、湘云她们这些姑娘家,个个都能吟诗作对,富有才情气自华。

  偏生她琏二奶奶是个字都没认全的,让她讲些谚语、俚俗那头头是道,可说到吟诗作对,她就觉得是在为难自己,听了半天倒是连宝玉说的什么都糊涂了,只在那边百无聊赖地嗑着瓜子儿。

  还是等宝玉说完,贾母笑吟吟说道:“此番倒是辛苦你了,也省得老爷整日说你只知道顽乐,不求上进。我看呐,他那些门客各个还比不上你呢。”

  如果从宝玉的讲述还有当时表现来看的确如此,只是通人情世故的都知道,那种情况下只要不傻都肯定会有所保留。

  不过贾母不管是装糊涂还是真糊涂,她都肯定是站在宝玉这边的,自然只会说对他有利的话。

  宝玉只是笑着,倒也没有多少得意,然后去看林黛玉,却见她正低声和宝钗说着什么,浑没注意他这边,又不禁有些失落了。

  而王熙凤这才跑出来打了一个圆场,因先前压根没有听也听不懂,她也总结不了什么,只能另起话题道:“东府的尤大奶奶跟蓉奶奶都没过来,那边想必又是那钟哥儿过来了吧?”

  提起秦钟,宝玉心想等会儿还得过去找他留下来。

  原本两人玩得甚好,不过这半年秦钟都在帮他姐姐做事,为这大观园也没少操心,宝玉想要找他顽都没多少机会。

  而且他总觉得,秦钟有时候似乎是有意避着他,有些像是当初的林妹妹一样,这让他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想要去找他问清楚。

  只是这边又有黛玉,不好走开,让他感到有些为难。

  这时薛姨妈笑道:“上回他倒是来了我们家,我一早听凤姐儿说东府的蓉大奶奶有个养得女孩儿似的兄弟,那回瞧见了果不其然,不过听说他现在倒是大不一样了。”

  王熙凤立刻点头笑道:“那秦鲸卿,我原也以为只是一个柔弱的哥儿,如今看来,倒也是个能干事的爷们儿。也亏得有他在,倒是让那蓉奶奶松快不少……”

  说到后面,她的语气就不免带着些酸意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