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七章 第一次奥斯卡之旅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也说不上为什么,玛格特-罗比在盖尔-加朵的怀抱里面,竟然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盖尔,”玛格特-罗比抬起头,“感觉你就像我的姐姐一样。”

  盖尔-加朵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

  时间跨入2006年,一月中旬,拍摄戏份最少的塞斯-罗根率先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来到贝尔法斯特与墨菲汇合,墨菲暂时将剧组全部交给塞斯-罗根负责,他则跟盖尔-加朵一起返回了洛杉矶,北美的颁奖季如火如荼,《消失的爱人》的冲奖公关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虽然有aa和比尔-罗西斯主持大局,但墨菲这个导演也不可能不出席任何宣传造势活动。

  即便墨菲的目标仅仅是获得奥斯卡提名,却也不能有任何放松,像《撞车》、《断背山》、《晚安好运》、《慕尼黑》和《卡波特》等提名竞争对手,没有一个是好对付的。

  回到洛杉矶,墨菲简直比在贝尔法斯特拍摄《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还要忙碌,各种宣传活动、拉片会和拉票派对接连不断,整个人都要连轴转,甚至一晚上有时候能赶三场活动。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墨菲始终很清楚,想要在好莱坞最具权威和份量的奖项上面分一杯羹,仅仅凭借影片出色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相对的公平,哪怕是声誉卓著的奥斯卡金像奖也不例外。

  奥斯卡除了为主办方自己赚得巨大利润,还会给提名者以及获奖者带来巨大的声誉,声誉几乎全等于白花花的银子,据好莱坞的经纪机构估计,获得奥斯卡表演类奖项的演员下一部电影片酬至少会提高百分之三十。

  比如墨菲记得最清楚的,凭借《黑天鹅》获奖后,娜塔丽-波特曼的片酬迅速从百万美元级涨至千万美元级别。

  除此之外,即使影片未获奖,仅仅获得提名的机会,影片也会因被提名而重新获得关注度。

  墨菲冲奥,也是分为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自身的名望,二是影片的市场价值。

  奥斯卡的营销价值早已被公认,而善于利用奥斯卡进行营销的制片厂更是懂得如何借势营销,他们往往会把旗下最有潜力获得奥斯卡的电影安排在年度末尾上映,以借力奥斯卡提名而提升票房。

  有评选的地方就会有拉票,奥斯卡评选的拉票形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之事。

  为了使旗下影片获得奥斯卡评委的青睐,每年到了评选期间,电影公司便会斥巨资展开的公关宣传活动,各显神通。

  根据墨菲得到的消息,今年各大制片厂投入奥斯卡公关活动的总资金大约在1亿美元左右,一些电影为了能在关键奖项上获得提名,基本公关花费已经高达300万美元以上,而且会有专门负责操作公关活动的公司来运作。

  斯坦顿工作室同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