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面教训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这是部烂片,而这种否定在个别脑残DC粉的炫耀下最终发酵成“鄙夷”“只听说过观众挑电影,没听说过电影挑观众的。”

  一部商业类型片居然对观众如此苛刻,确实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有不少铁粉表示“哪怕看蝙蝠侠在大荧屏上拉两小时的翔”也愿意花钱买票。

  是的,墨菲相信超人同样有这样可爱的粉丝,但也相信DC和华纳很清楚,只靠这样的粉丝是无法抵抗来势汹汹的惊奇和复仇者宇宙的。

  仅仅依靠漫画粉丝绝对无法撑起一部超期大爆的影片,像这种典型的以市场为目标的影片,即便风格再独特,也要主动去适应市场的需求。

  除了完成新版《超人》的剧本,墨菲还要为DC漫画确定一个总的正义联盟电影宇宙计划,这就需要他这个不是漫画的粉丝,去看看和研究一下包括正义三巨头在内的正义联盟漫画。

  不过,所有的漫画只是改编的基础,而不是关键。

  说起正义联盟,人们印象最深的无疑是超人克拉克-肯特、蝙蝠侠布鲁斯-韦恩和神奇女侠戴安娜-普林茨这正义三巨头,以曾经的墨菲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些人远没有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有名。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无非是漫威影业以大众化的路线打造的超级英雄电影流传度更为广泛,更加能够被粉丝之外的路人观众所接受。

  但从漫画的历史说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复仇者联盟只是正义联盟的复制品。

  1960年,DC漫画把自己旗下的英雄揽做一堆,组成了一支战队“正义联盟”,惊奇漫画从中得到启发,于1963年也推出了自己的英雄战队“复仇者联盟”,这两支战队都汇聚了各自公司旗下的顶级高手,精英中的精英。

  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可以让超人和蝙蝠侠等一众英雄并肩作战,更保证了同一公司出品的故事在一定范围内的整体连续性,事件不仅仅只在某一个人的故事里发生,同一世界里的所有人物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这就是“宇宙”的概念。

  华纳兄弟和DC漫画想将“正义联盟”搬上银幕,墨菲需要把超级英雄们统一在一个世界观下,这点颇具难度。

  统一的宇宙为电影制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并非难在特效在CG渐渐无所不能的现在,制作超级英雄的各种神奇能力并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怎样让观众接受这个诸神、外星人和人类共存的宇宙,并且让他们的能力大体平衡,每部电影的设定还不能相互矛盾,而且DC宇宙的角色较为天马行空,想要打造统一的世界观并不容易。

  曾经的漫威公司的电影系列轨迹非常明确:先拍各个角色的故事,后拍英雄战队《复仇者联盟》,这样各部影片的设定是统一的,还在各部影片中埋下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