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三章 中美电影论坛_好莱坞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浪费的,但你永远不知道是哪一半。

  电影宣传的目的就是卖票,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在网上买票,互联网上拼的是用户转换率,电影发行有向游戏发行看齐的趋势,花多少钱买一个用户都能算得过来,宣传减少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影片会去做一些没有用户转换率的宣传?例如花几千万搞一个盛大的发布会,其实对票房并没有太多帮助。

  不过,任何投资人、演员和导演都不会这么说,他们需要宣传自己。

  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就像墨菲与二十世纪福克斯一样,形成了一个利益链。

  在好莱坞,这样的利益链绝对不少,有时候明明知道某些片子不可能有高票房,结果操作者们还诱导鼓励片方多投入,对于导演来说,多花点钱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这部电影在市场上有知名度了,下一步电影也就相对比较容易融资。

  说到底,电影的宣传营销都是堪比拍摄制作的大工程,有时候还更加重要。

  在这方面,墨菲并不专业,他只是提出一些设想,然后由专业化的团队制定详实的计划,并且一步步实施。

  就像准备中的加特林-柯林斯事件,墨菲只是提出运用到《华尔街之狼》的宣传炒作当中,具体要怎么做,还要靠比尔-罗西斯、罗伯特、卡拉-费斯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专业团队来推进。

  墨菲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更不是夸张的全才,非常清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商定了关于加特林-柯林斯的事,墨菲问道,“比尔,你接到了什么邀请?”

  一般的邀请,比尔-罗西斯也不会专门找过来。

  “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比尔-罗西斯没有直接回答,“好莱坞与太平洋对岸每年都有一个电影论坛,今年九月份会在中国的一所顶级高校里面举行,这一届的主题是讨论电影与文化,主办方和MPAA都向你发出了邀请。”

  墨菲记得中美之间有这么个活动,具体的名字记不清楚了,大概就是比尔-罗西斯说的这个。

  比尔-罗西斯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参与这次活动的,主要是太平洋两边的一些顶级导演、制作人、剧作家和学者教授。”

  “你认为我该接下邀请?”墨菲问道。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否则比尔-罗西斯也不会说的这么详细。

  “我觉得接下邀请有好处。”比尔-罗西斯稍稍停顿了一下,大概是在组织语言,过了几秒钟,才又说道,“这届论坛会在太平洋对岸最顶级的学府中举行,对岸的政府和……”

  应该是不知道大剪刀的具体名字,他干脆简单的说道,“审核电影的部门,都相当重视。墨菲,你的影片除了《钢铁之躯》,还没有一部能在那边的影院上映,而中国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