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零七章 一行北上,人多势众_笔御人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的村人如往常聚在一起唠着家常。

  “听说良生要走了,你们知不知道?”

  “到时候走了,不就知晓了,到时候给他多烙几张饼子路上吃。”

  “......这会可是去当官,听外面的人说,那长安很大,从东门进,走一天才从西门出来。”

  “哎哟,比富水县大这么多?”

  “唉,要是有机会,真想跟着出去看看外面世道。”

  “就是,王半瞎都过去了呢.....”

  “那半瞎可是良生的弟子,那边有地方住,咱们去住谁的去?街边听说是不让睡的。”

  家长里短说起这事时,一个搓着衣裳的妇人‘哎哟’的叫了声,擦了擦手背水渍站起来。

  “那不是良生吗?怎么说一声呢。”

  周围忙活的妇人、汉子抬起目光,通往篱笆小院的路上,一袭青衫白袍的陆良生牵着老驴,驮着两个书架慢慢悠悠出来,后面还跟着陆老石夫妻俩。

  看到村里有人望来,笑着朝他们点点头,这次出门,其实是不愿伸张的,所以离开的时间也就家里知道。

  “爹,娘,别送了,又不是第一次远门。”

  走过村口,陆良生转身朝父母、小纤挥手作别,后者三人也经历过几次,倒也没有太多的伤感,就是嘱咐外面小心一些,办完事想家了,就回来看看。

  在母亲絮絮叨叨话语之中,书生牵着驴子渐行渐远,悄悄背过旁边父女二人,擦了下眼角。

  阳光倾泻山林,清脆的鸟声林间鸣啭。

  过去的山道上,道人打着哈欠,睡眼朦胧的坐在路边石头上晒着晨阳,这次他也要跟去的,一旁彪肥的猪刚鬣蹲在地上,吃着饼子,肩上还有一柄木身铁头的钉耙。

  嘶鸣的老驴背上,摇晃的书架间,蛤蟆道人换上一件好看的衣裳,推开小门,下意识的拍了拍腰间系着的绳子,挥了挥蛙蹼。

  “良生,可以上路了!”

  驴头前方的书生牵着缰绳微微侧脸,笑着点下头,招呼路旁的道人、猪妖起身。

  儿吖哼昂~~

  老驴仰起颈脖,甩着鬃毛,跟着主人的脚步,兴奋长嘶,晃着脖下的铜铃,叮叮当当徘徊在山道间。

  叮铃咣当的声音回荡,远方的红怜庙,一身白色衣裙的女子站在老松下。

  要说的话,这两日里,都已经说过了,陆良生走去路边,看着挥手的红怜,抬起双袖拱手辞别。

  “走吧!”

  轻声说了声,转身离开,然而,才过红怜庙不久,前方山道中间,有八个穿着短卦,敞着胸膛的大汉一字排开,一个个宽厚的肩背上还挎着包袱,犹如一堵墙壁拦在那里。

  “盼叔?你们这是......”

  “你娘担心你去长安,当了官儿没心腹使唤,就让咱们八个跟着一起去。”

  陆盼抖了两下胸肌,挥手啪的一下拍响:“放心,有咱八个叔伯给你撑场面,就算皇帝欺负你,也都随你把他金銮殿掀了!”

  随后,声音小了下来。

  “.....良生,其实叔伯八个,没见过什么世面,想去看看,你瞧东西都带出来,总不至于叫我们回去吧?那丢人,你说是不是?”

  这.....陆良生确实有些犯难,原本简简单单上路,一下多了八个人,脚程肯定会慢了许多。

  看着八个叔伯期望的望着他,真要拒绝让他们回去,又有些为难,何况对方到了长安,真要为官,手底下真要一批信得过的人才行。

  “那行吧盼叔,不过,路上一定听我的。”

  “别说路上,就算到了那长安,皇帝的话都不好使!”

  听到这番话,众人跟着哄笑起来,回响山间、田地,引得过往的行人、商贩转过目光望来。

  阳光灿烂,照过一行十余人大声说笑,热热闹闹一路去往北方。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