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三十三章 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张子健说完这番话的时候,眼角流出来的泪水,李子元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也许对张子健来说自己参加革命后,家人跟着他受到的迫害,远比他自己受过多重的伤,都让他心里面按感觉到痛苦。

  而这一点,是当年老苏区出身的红军干部中,普遍的现象。承受家破人亡的不单单是张子健一个人,当年的老根据地那个不是这样?根据地丢掉之后,几乎所有的红军家属都遭受的迫害。

  红军三大主力汇合之后,很多红四方面军主力出身鄂豫皖出身的干部,都想方设法找最后一批转移出鄂豫皖的红二十五军,向当年那些留在鄂豫皖坚持游击作战的老战友,打听自己家人的消息。

  但大别山区并不是就那么一个县,也不是就那么大的地盘。尽管大部分人都没有消息,但还是有的干部打听到了在红军主力转移后,留在家乡家人的大致境遇。即便是这些寥寥无几的消息,基本上从来没有什么好消息。

  家中父母被杀,老婆和孩子被卖掉的不止一家。大部分红军家属,都遭到了空前残酷的报复手段。被迫改嫁的,已经算是一个好的结果了。相对于有些家人被杀了十几口的干部,张子健的遭遇其实还不是最坏的。

  当然,现在的李子元也不知道,在当年的江西、鄂豫皖、川陕等老根据地,在红军主力转移之后,这些老区都经历过了什么。在红军主力转移之后,留在老根据地的红军家属,都经历了什么样的遭遇。

  女人和孩子被转卖,房子被烧成一片空地,父母被杀或是只能逃亡。特别是在鄂豫皖时期的中高级干部家属,被满门杀成绝户的都不在少数。资历越老的干部家属,受到的迫害就越重。

  的确,张子健家人遇到的不是最惨的。在江西、在鄂豫皖,全家被杀绝的比比皆是。但张子健的遭遇,也说明了很多的东西。有些东西,不能单单的指责这些干部。战场上打生打死,这是既然当了兵就免不了的。

  但是你在战场上没有办法,事后就对家属进行这种非人的报复,这就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了。张子健心里面有怨气,这也是正常的。这一点,李子元也很清楚。但毕竟环境不同了,有些观念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是必须要改变的。

  李子元知道在几年之后的解放战争之中,被俘的那个方面的士兵,甚至是下级的连排级别的军官,成了解放军最大的补充兵源,甚至是技术兵种的基础。解放军的炮兵、装甲兵,甚至是航空兵和海军最初组成人员之中,不是起义的人就是俘虏。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炮兵,甚至主要的来源就是那方面的俘虏。你对这些人有隔阂,现在看还算不了什么。等到两年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