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五章 药研所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其中挑选两个项目小组来到这边。

  中科院药研所,具体名称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都简称“药研所”),原来成立于1958年,由当时中央卫生研究院的药用植物系、药物化学系、药理学系组建而成,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经过小包的资料,现在已经在多家大医院建有四家新药实验室。研发水平也上升了几个档次。

  小包的招聘资料上,搞出来的规划就比较逆天了。海西特药研所,将打造中国国药研发中心,属下药物所学科齐全,下设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生物合成、药物筛选、药物晶型、药物制剂、药物代谢、新药开发等研究科室,需要有识之士加盟合作,提高国家药物研发水平。

  药物将建设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即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七个重点实验室,即和国家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作,建立天然药物生物合成重点实验室、活性物质发现与适药化研究重点实验室、药物传输技术及新型制剂重点实验室、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晶型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创新药物非临床药物代谢及PK/PD研究重点实验室。

  药研所还建有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药物筛选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海西特新药安全评价中心、药物所药物晶型研究中心。

  药研所计划招聘500名高级研究人员,级别以博士生以上水平为主,有专业特长的硕士生也可以考虑录用。待遇方面,月薪万元起步,配备住房、轿车,另外还有丰厚的专利费分成。

  这些条件扰乱了一些科研人员的工作心态。原单位里,一些项目资金申请不下来,实验用品调剂不到位,助手们就向领导或者导师抱怨,说得多了,连导师也不自信起来,干脆就给海西特打电话,申请到海西特药研所来。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通过政审的,有的小组,导师原本想把自己的研究项目组一起带来的,但属下的人员政治面貌,知识水平、专长经历等项,综合评定,就有人不合格。关键问题就是保密问题。这两个尖端科研小组,就成了两支三人组。

  小包倒是增加人手没有什么意见,说可以降低政治面貌这项标准,认为只要是专业对口,技术精湛,能尽快出成果就行。他相信有小特处理这件事,即使网络通讯再发达,还能突破小特的防火墙?

  卢平坚决反对,说:现在通讯太方便了,电话传真,语音通话,还有电脑网络,都可以泄密,审查不合格,哪怕有十天八天的个人经历没有确认,就完全可能被间谍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