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复白亭、交城守捉_盛唐陌刀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时不时看看地上的日晷。

  经过一个时辰的炮击,白亭这座弹丸之城已经被炸得摇摇欲坠,是时候下达进攻命令了。

  “推动攻城锤上前,击破城门。”

  他们所造的攻城锤与一般攻城锤不同,前段不是重锤而是空心的棺材,里面装满铁罐子做成的火药桶,后方悬挂大石作为配重。

  数百名河西军士兵拥着攻城车推到了城下,将棺材抵在了城门上,后方用木桩抵住车轮钉入土中,保证爆炸时能够抵住火药的冲击力反向挤压城门。

  吐蕃东本彻底慌了,一面命令士兵们朝城下射箭杀伤唐军,一面命令守城门的队伍,用树木抵住城门,阻挡河西军攻城锤的冲撞。

  谁料这些唐军把攻城锤抵在城门上,抛下火把后竟然飞快地向后逃跑,好像是要躲避什么可怕的东西似的,他呆滞的脸上彻底发懵,心中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吐蕃人的脚下传来轰隆的震动声,城墙上直接开出一条巨大的裂缝,西角的一面直接垮塌下去,一些士兵坐了土滑坡。连城头上的人都被掀得站立不稳东倒西歪,城墙下面的城门直接被推倒在地,白亭守捉洞门大开。

  李嗣业从腰间抽出横刀,举在手中高呼道:“兄弟们,跟我攻进城去!”

  白孝德一马当先,手提长枪率领数百骑冲进了门洞中,守城东岱自知无从抵挡,只好跪地投降。

  李嗣业命令后方部队押着这些吐蕃人继续前进,拔除凉州西北方的交城守捉。

  他派人用横刀押着东岱东本在城门下喊话,吐蕃语言叽里咕噜听起来并不好懂,也幸好他的队伍中有通晓六蕃语言的翻译。

  东本劝降的话语尚未喊完,吐蕃人已经从城头上射下利箭,东本只好掉头逃窜,李嗣业命人再上前喊话,希望对方能够主动献城投降,否则破城之后,将斩杀所有桂射手武士。

  吐蕃人对他们的警告置若罔闻,李嗣业立即下令进攻,炮声震动大地,与鼙鼓的声响混合在一起,使得整个城池摇摇欲坠。

  攻城的流程也与先前一般无二,先用火炮压制摧毁敌军的意志,再派人推出大号爆破锤抵在城门上对城墙进行爆破性的破坏。骑兵最后攻入了城中。吐蕃主将感觉投降怕是免不了一死,慌忙弃城而走,依然被飞虎骑追上击杀。

  李嗣业命人将守卫交城的吐蕃部队中的庸和桂区分出来,庸的比例一般在桂的五倍左右,庸除去驱赶牦牛放牧以供应桂射手基本补给外,还要以扈从的形式照料桂射手的马匹和生活,甚至是在战斗中给桂以辅助。

  所以吐蕃军中的桂才是其战斗力的主要来源,他们一般出身中上层奴隶主和小地主,不需要进行生产活动,只进行训练和作战。吐蕃军桂单兵的战斗力还是挺强的,甲胄也相当精良。

  他之前作出的承诺当然不能违背,出来打仗更要讲信用,说要杀光所有桂射手,自然一个都不能放过。白孝德亲自主持行刑仪式,将这些吐蕃桂射手押到了城东的河边,被横刀挨个儿斩首。

  李嗣业占据白亭和交城后,算是解除了凉州方面的交通威胁,但他并没有直接率兵前往凉州,而是驻守在两座守捉城之间,等待真正有实力的对手到来。

  这个真正有实力的对手便是控制青海一带的苏毗如,他们与其余四如不同,是混杂的民族结合体。其中羊同和苏毗两个种族拥有大量的骑兵,还有羌塘和吐谷浑,甚至包括少量生活在青海的汉人,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部分。

  其余四如多是对于吐蕃各地的控制,唯有苏譬如是替吐蕃王朝向外扩张的利刃,所以李嗣业只要击败苏毗如,便能够遏制吐蕃军西进的步伐。

  苏毗如的掌控者乃是苏毗族的王公,手下有不少的家臣家将,五如将领所拥有的权力很大,远远超过了唐王朝的节度使,将领的作战也一般不会受到赞普的干扰,真正做到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