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章. 未来畅想_重生香港之风流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后,暗攒一声:“确实有眼光”。

  玩具行业的发展潜力小,格局也小。现在有新产品出来,盈利是不错,但跟未来那些搞地产的公司相比,财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自78年起,香港的地产市道已开始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如火箭般上升。以尖沙咀东部为例,地价在3年内上升了六七倍,楼价亦上升了3倍。地价、楼价的攀升,刺激了大量热钱的涌入,南洋资金更是大举入市。当时,香港“卖楼花”制度大行其道,只要缴付5%至10%的订金,便可购得楼花,进行投机,而炒家对政府限制楼花的种种政策,诸如对楼花转让加重抽税等,并不理会,投机炒楼风空前炽热。炽热的炒楼风进一步推动地价、楼价上升。到后来房价已远远脱离当时香港市民的承受能力。

  列如:1972年长江实业刚上市只有亿港币市值,到了1981年已经增加到亿,成长性惊人。

  炒楼风最炽热时,炒家索性整栋大厦炒卖,形成“炒大厦”、“炒酒店”热潮。当时中环、湾仔、尖东等各繁华商业区频频传出整幢商业大厦以高价易手的消息,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金钟的金门大厦,中环的联邦、国际两栋大厦的炒卖。金门大厦在1978年12月至1980年9月期间3次转手,售价从亿元增加到亿元,短短不到2年时间内升幅高达135%。联邦、国际两栋大厦在1980年8月至1981年1月期间2次转手,售价从亿元升至亿元,短短半年间升幅逾1倍。1981年,银行和财务公司贷款买楼的增长率相当惊人,分期付款买楼的贷款达亿元,比上一年度增加30%,香江楼价就此达到巅峰,然而。

  到1982年底,香港楼价比1981年下跌60%,1983年房地产市场全面崩溃。直到1984年9月,“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市场才重新复苏。

  确实有先见之明,毕竟我不可能一直能拿出新的玩具设计,且这是最后的一次了,以后怎么办?靠公司的研发团队?想想就不靠谱,流行玩具可不是那么好创造的,要不然其他那么多玩具公司也不会半死不活的,破产倒闭的更多。未来香江大多数富豪的财富都来源于地产业,而如果太阳玩具公司进军地产业,就算没有我的提点,如果谨慎一些,最后结果也不会太差。

  石莫答道:“地产业是一个好方向,从1970年到现在,港英政府颁布了“抵垒政策”,凡是成功偷渡进入香港市区的民众,都可以成为合法香港居民,导致了大量内地移民涌入香江。现在香江与内地两岸收入相差约80倍,吸引了无数想凭双手赚取温饱的普通人,导致香江人口以每年十几万的增速狂飙,预计到明年香江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