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章 嗯哼,香港_重生香港之风流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港经济失落的原因是什么呢?

  这是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的。

  大家都知道,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的是技术和产业创新,从而创造出新的价值。

  只有蛋糕做大了,分到每个人身上的好处才会多。

  或许在大多数人印象里,香港一直都是“亚洲金融中心”,不以制造业和尖端科技闻名。

  是香港没有创新人才吗?并不是。

  港中文、港科大每年都在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海量人才。

  香港真正缺乏的,其实是创新的土壤。

  80年代的时候,香港还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加工城市,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服装城市,实体经济发展十分向好。

  然而到了90年代,这两个产业相继离开香港去了大陆。

  导致很多香港人将此怪罪于大陆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其实不然,大陆只是非常小的影响因素。

  2000年香港政府曾出台了“硅港计划”,想把香港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一政策如果实施成功,有望为香港增加近20万个工作岗位。

  但是,“硅港计划”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或许就是香港的经济脱实入虚,逐渐被以李嘉诚为代表的超级家族把持。

  李嘉诚并不看好实业,虽然他早期靠制造业(长江塑料厂)起家,不过后来的爆发却是靠房地产和投资,他也表达过“勤劳赚不了大钱,只能养家糊口”的说法。

  “李嘉诚旗下没有一个畅销世界的产品,做的都是投机的生意。”新加坡之父***曾这样讽刺过李嘉诚。

  但李嘉诚肯定知道,金融本身并不能创造资本和价值,而仅仅是资本和价值的转移而已。

  普通老百姓想要吃口饭,还是要靠实实在在的产业。

  只是,在这群超级家族的影响下,未来的香港更像是一个被金融和地产做空的城市。

  这就导致了普通香港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上的举步维艰。

  创业得租一个办公场地,而香港的房租高到令创业者绝望。

  在中环租一间20平米的办公室,一个月的租金就要逼近4、5万港币,即便在观塘工业区这种廉价地段,一平米也要300港币左右,而深圳只要30元人民币。

  昂贵的租房成本从一开始就让创业者望而却步。

  创业需要大量的钱,香港虽然有钱,却很难流到创业者手里。

  香港本土金融稳定在港口运输等收益稳固的行业里,大佬们在二级市场和房地产上挣钱来得又快又稳,不愿意投资他们看不懂、风险又高的高科技初创公司。

  这样的环境下,“青年才俊”们没条件创业,也不愿意创业。

  由此年轻人也渐渐意识到,那让人绝望的房价,看不到希望的生活,或许正是以李嘉诚为代表的一批超级富豪们推波助澜造成的结果。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