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0章:军备竞赛_民国第一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规模,三十艘战列舰说多也不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海军吨位就超过70万吨排水量。

  三十艘三吨级的战列舰,也才100万吨左右。

  而英国之前的70万吨排水量的海军,则因为中国海军造出了更先进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而只能退役了。海军就是这样,军舰落后就要挨打。

  以前欧美是靠海洋利益来养海军。但如今欧美的海洋利益大幅度下降。因为中华民国的商船越造越多,吨位越造越大,欧美的那些落后商船基本上没有什么利益。大宗货物的运输。基本上被中华民国的商船所包揽。

  中华民国的商船吨位这一年已经突破500万吨了,都是的船。而欧美的商船吨位被排挤得只剩下了100万吨,而且运输成本比中华民国的商船高。全靠欧美财团的政策倾斜才让这些商船有生存的空间。如欧美财团旗下的企业要运输货物,都不选成本更低的中国商船。而是选择运费更高的本土商船进行运输。

  在国际市场方面。也被中华民国及其附属国攫取了很大的份额,此时已经超过了70%的国际市场被第三世界联盟成员国所占领。

  渔业方面,中华民国的远洋渔业更是因为经济的繁荣而全面铺开,在此时的地球各个海洋的公海上,基本上都能看到中国远洋渔船的身影。每年有大量的渔产被运回中国,销量很好。

  海洋利益已被中国大量的攫取,这也让欧美在海军发展方面缺少了原有的资金供应,从而需要政府拨款了。

  中华民国则不需要了。因为中华民国现在有海洋利益,可以用海洋利益来养海军。这是比较轻松的。

  每年海洋利益所产生的税收,已可以使中华民国维持一支规模较大的海军。

  一场军备竞赛,已经拉开。

  只不过在陆军方面,中华民国占据着绝对优势,不管是兵力上还是军事技术上。在空军上同样也存在着绝对优势,飞机制造能力完爆欧美,而且技术并非表面上所展露出来的那么简单。

  而在海军上,中华民国在规模上则处于劣势,但在技术上已经取得领先地位。

  不过英法美此时已经联合了起来,对技术进行积极的研发,但是有技术还得有生产和建设,如果把劳动力大量的投入到了军事当中,建设上自然也就少了。

  中华民国成功的将欧美劳动力牵制了不少在军事上,如陆军欧美就组建了六百余万,一名不事生产的士兵,起码得需要一个劳动力养活他们。相当于有一千两百万劳动力被牵制住了。

  中华民国保持的陆军兵力则很正常,因为中华民国有足够的劳动力可以投入到军事之中。

  在内部建设上,中华民国却是绝对的快速。

  一个个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整个国家到处都是工地。大量的水库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