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一章 偶像的第一次(第五更)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房反超《唐探3》,一堆人带节奏说什么‘《你好,李焕英》最终票房超过了《唐人街探案3》,是中国电影工业的悲哀’、‘一部《你好,李焕英》,让中国电影工业倒退20年…’

  好嘛,你们这帮人,十几年过去了,带节奏的方式一层不变!

  估摸着也想不到更好的措辞了!

  《投名状》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方法了…

  按照陈可欣的说法:《投名状》上片开始一个礼拜不到,内的发行方说这个影片三个亿,不三个亿也得个亿。每个人都亢奋。等到《集结号》一上,头一两三天就有人改了口风,说《投名状》票房最多亿,那时报给我的票房是亿左右,再过几天,怎么还是亿?再过几天,就停止对我报票房了。再给我报票房的时候,就是最后的亿了。有十天是我是完全不知道票房进展的。

  为什么不知道?

  因为80%的排片已经给了《集结号》!

  陈可欣后来总结:一部好看的主旋律片上映,可以得到的支持是巨大的。

  博纳实在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只能蹭热度…

  他又不敢怼《集结号》,就踩着大林子呗。

  然后,《夜·店》上映了!

  ……

  《夜·店》首映,徐争、姜伍、偶像、王龙正都来了。

  宣传嘛!

  果然,记者问到了《投名状》宣传方说的那句话,徐争笑着回答:“难道电影票房不高,责任不在片方,而在消费者?这个逻辑是错误的,我们做电影,本身就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喜欢,你觉得不合理,这是你的问题,不是观众的问题!”

  杨小蜜都愣住了!

  这个回答,太赞了…

  呃,偶像一般待在电视圈,接触到的也都是李邵红这种话都说不明白的人…

  就不是很懂说话的技巧。

  “能介绍一下杨青导演嘛?”

  “当然!”徐争拉过杨青:“这是我们坏猴子的签约导演,我之前拍《人在囧途》,他是B组导演,很有才华的年轻人。”

  “那你们觉得《夜·店》能有多少票房?”

  “…电影能有多少票房,完全看观众买不买账。我们觉得有啥用?我们觉得能破亿!”

  宣传嘛,吹逼嘛…

  不寒碜!

  “杨小蜜,这是你第一次跟坏猴子团队合作,有什么想法嘛?”

  偶像愣了一下,然后才官方回答,类似‘制作团队很专业,创作氛围很好’之类的。

  采访她的记者显然想搞个大新闻:“听说是沈林主动邀请你出演?”

  “对,我去横店探班,拜托他以后有什么戏记得找我,然后,《夜·店》选角,他就给我打电话了。”

  “那你跟他是什么关系?”

  “就…就朋友关系啊。”

  “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可能性不大,我们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没什么机会的…”

  “那你评价一下沈林,觉得他适不适合做男朋友。”

  杨小蜜看了看徐争,后者也看她,一脸八卦,还配合记者:“说啊,我也想知道!”

  姜伍、王龙正也加入进来。

  “就是很帅也很有才华…”

  “问你他适不适合做男朋友!”

  偶像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还行吧…毕竟他是大众情人嘛!”

  好嘛,好好的《夜·店》首映,愣是被你们玩成了炒CP。

  关键,大林子踏马的人在横店啊!

  插一句,负责访问的是新浪娱乐报道的记者…

  也是《夜·店》的主要宣传媒体。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