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七十章 耗死_我的师长冯天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时候,可以作为机动兵力,南下增援127师和144师。

  周小山不建议这么做,他们在临沂跟鬼子曾经交手,有些伤亡,加上很多师参战前也不满编,兵力远不如建制上这么强大,把59军整体放在微山湖西岸,就是对鬼子来援的14师团那个步兵旅团最好的威慑。

  同样起到了增援孙震所部的作用。

  薛岳代替汤恩伯指挥的二十兵团虽然还没出手。

  南线已经打的翻天覆地。

  正面阻挡日军的郭勋祺,邓锡候部,打的很苦的,24小时都在跟敌人纠缠,双方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加上没有下火线的轻伤员,南线两个师伤亡快到五千了。

  日本人轻重伤员加起来,也折损了一个步兵旅团。

  更让板垣和牛岛贞雄跳脚的是,辎重部队损失太大。

  滇军组织兵力,在路上伏击了鬼子的第18师团辎重车队,击毁击伤鬼子一百多辆汽车,被鬼子飞机追着轰炸,扫射,自己付出伤亡达到了近一个师。

  至于第五师团的辎重联队,又跟孙连仲鏖战一场,板垣征四郎把坦克和装甲车配到了辎重联队,加上飞机配合,孙连仲只是用地雷和埋设的炸药,击毁了三十多辆汽车,被鬼子突围而去。

  尽管第五师团的辎重联队成功抵达。

  日军物资依旧不够战场消耗。

  鬼子飞机被迫在空投弹药和补给。

  没有下雨,鬼子飞机猖獗,守不住就撤,反正沂蒙山到临沂附近的广袤农村地区,日军没有实际占领,化整为零,突回安徽集合。

  川军打光了几个师,南线我军也抓住战机,狠狠的削弱了对手,对的起国家和民族了。

  敌强我弱,却打的互有攻守。

  捷报频传,徐州的各路记者妙笔生花。

  全国各地一片欢腾。

  五战区好样的,成功阻挡日军前进的脚步,让大家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冯天魁和周小山都知道,能有这个局面,是川军士兵浴血坚持得来的。

  在胜利的希望中,又蕴含着危机。

  127师和144师只打了三天,就快扛不住了,手上的预备队,几乎都进入了一线阵地了。

  甚至在动员部分山东当地民众忙帮,做战斗辅助的事情。

  北线川军也在收缩阵地,放弃部分不重要的山头。

  冯天魁甚至想把一直没有参战的128师派到南线去增援邓锡候和郭勋祺部。引起了两人的反对,128师守护着168师的侧翼,日军攻击不顺,迟早要迂回。

  大帅在北线,北线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没个后备队,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

  邓锡候宁可放弃滕边的防卫,调集孙震增援南线,放鬼子那个旅团切入滕县。

  川军士兵都在抱着必死信念在杀鬼子,库存的军械弹药趁着夜色已经转运到了南北阵地。

  根本不在乎背腹受敌。

  “军座,我们今天白天进攻一次!”

  刘紫曼和封萍一副看着周小山疯了的眼神。

  冯天魁听明白了。

  这几天鬼子都在前面构筑阵地准备移营到前线。

  论说这是好事。

  可以夜袭日军。

  但是从鬼子白天利用没有参与攻击的部队,不停的加固和构筑工事的情况看。

  说不定等鬼子移动营地的时候,他们已经有把握应对川军夜袭。

  到时候就想郭勋祺的夜袭一样,对鬼子杀伤非常有限。

  “小山,你的意思,利用构筑阵地下的那两条地道!”

  其实两条地道和出口,就在鬼子营地中间,日军之所以没有发掘,是因为他们首先构筑的环形工事的外围,中间就挖了一个指挥部,构筑一些炮兵阵地。

  都离那个地道和出口很远。

  外环的防御工事构筑好了以后。

  现在开始逐步完善内部的战壕,放炮洞,地堡和三四线防御。

  被鬼子发现地道,是迟早的事情。

  “这个地道快被鬼子发觉了,日军天天都都在挖,迟早挖到地道和那几个出口,一旦鬼子发现了地道的存在,顺着地道进行土工破坏,把地道变成防御的沟壕,放炮洞,我们的功夫就白费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