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0章 画押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白了他一眼,本官是差附议的人吗?是不敢提!

  难怪此子既签字,又画押的。

  就算是他,也不敢轻易向陛下谏言。

  “你怎么不向陛下谏言?”

  “本官只是小小的二品都御史,在朝中的震慑,远不如李公。”

  李东阳嘴角微扯,本官不将女儿许配给你,是正确的。

  从李府出来。

  严成锦知道,李东阳敢附议,却未必敢在弘治皇帝谏言,此举牵涉太多,需要考虑很久。

  但东南的百姓,已经等不及了。

  朝廷中,胆大包身不怕砍头的人,只有一个。

  朱厚照!

  ………

  东宫,银装素裹,空旷寂寥。

  监督小太监抄录皇明祖训,朱厚照训斥:”狗一样的东西,本宫的字能写这么好吗!重抄!”

  小太监急得满头大汉,委屈地拿过一张新纸。

  朱厚照觉得有些无趣:“本宫想在宫里养蛐蛐。“

  小太监张喜谄笑:”殿下,蛐蛐是夏虫,岂能活到凛冬?“

  ”胡说!甜瓜是夏天之物,老高却能在冬天吃上甜瓜,那本宫也能在冬天养蛐蛐。”

  朱厚照美滋滋地想着,拿到良乡贩卖给赌徒,能赚不少银子。

  “殿下,严大人求见。”

  “不见,若不是他向父皇要银子,本宫岂会被罚抄一千遍。”

  没了蛐蛐,朱厚照觉得有些无聊:“本宫建一座暖房养蛐蛐如何?”

  张锦喜吓得不轻,可殿下越是规劝,就越喜欢胡来。

  正在这时,严成锦走进殿中:“殿下在宫中养蛐蛐,定会被陛下揍一顿,臣有个办法,让殿下能养蛐蛐,又不挨揍。”

  你岂会这般好心?朱厚照有些得意:“有何事解决不了,需要本宫?”

  “殿下可知道,东南商贾囤盐,内省许多百姓无盐可食?”严成锦问道。

  “关本宫何事?又不是本宫让他们囤的。”

  严成锦命小太监全都出去,关上窗门,在朱厚照耳边轻语几句。

  “不能说是臣说的。”

  “规矩本宫都懂。”

  ………

  西暖阁。

  弘治皇帝眉头忽而挑动,陕西和延绥传回疏奏,盐价波及到了西北。

  “西北一直依赖东南的盐商,如今东南的盐商断盐,弊政就出来了。”

  刘健几人无奈。

  大明律规定,凡私贩盐者,杖一百,徒三年。

  凡坏盐法者,买主卖主,各罚八十杖,盐钱并入官府。

  西北虽然有盐湖和岩盐,但是盐引掌控在少数士绅手里,没有盐引采盐,就是重罪。

  李东阳低头沉思,废除盐引,能令百姓吃上盐,可会伤及官员和士绅的利益,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这时,小太监禀报:“陛下,殿下说书抄完了。”

  弘治皇帝正是心烦的时候:“让他再抄一千遍。”

  朱厚照趴在殿门上,听到这里,径直冲入殿中,不乐意:“父皇为盐政烦心,为何要罚儿臣?”

  听到朱厚照的声音,宛如苍蝇趴在耳边叫嚣,偏偏还不能拍死他,刘健几人露出烦躁之色。

  “既知朕烦心,还来烦扰朕!”

  朱厚照露出雪白的牙齿,笑道:“区区盐政,儿臣有一计,可值万两。”

  大殿中一片沉寂。

  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又想来指点江山。

  弘治皇帝抬抬手,吩咐:“赶出去。”

  严成锦常与殿下厮混,李东阳目光微动:“陛下,不妨听听?”

  见大殿安静下来,朱厚照清了清嗓子,兴高采烈:“盐引乃是弊政,何不废除盐引,由朝廷统一贩盐?”

  弘治皇帝和刘健等人怔住。

  李东阳心头的大石,松懈下来,太子殿下,偶尔还是贤明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