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5章 皇帝挂煤山_大明从慎重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银子,皆掌控在士绅手中,国库凋敝,大昌国处处抓襟见肘,文官们便提议小明,提高赋税,致此,天下百姓造反。

  小明便向文武百官借钱,可百官不借,最后叛军攻入皇城,小明被逼无奈,在煤山上吊,自尽而亡,还有他身边那忠诚的太监。

  故称帝挂煤山。”

  太上皇弘治听完之后,心中一阵唏嘘,眼眶中泛出晶莹的光亮。

  同为皇帝,生出一丝共情。

  萧敬白了严成锦一眼,关太监什么事儿!

  “是由于增加赋税,逼得民反?”太上皇弘治震撼地问。

  严成锦摇头:“此中有诸多缘由,受士绅掣肘是极大原因,若有银子,何需增加赋税?”

  天下银子,大抵上是定数,士绅是一头敛金兽,士绅拿得多,国库拿得就少。

  士绅凭借贸易,越拿越多,朝廷的用度,大多也是从士绅手里采办。

  后世有国企以及四大吞金兽,来获得钱银,抵消差距。

  大明却只能靠关税,弘治商号只开在京城,影响不到京畿以外地方,吞金能力十分有限。

  太上皇弘治捋着胡须,陷入沉思中,片刻后,让严成锦退出去。

  严成锦却眼巴巴望着御案上的免死金牌。

  “给他。”

  萧敬心中虽不乐意,却笑吟吟的递了过去。

  等严成锦走后,才道:“奴婢以为,不是编的,大昌国也有海禁,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

  分明就是在说大明,严成锦在内涵呢。

  太上皇弘治眼中露出不悦之色。

  萧敬见脸色不对,忙道:“奴婢多嘴,太上皇恕罪。”

  太上皇轻哼一声,岂会不知,此子不敢明说,却以典故的名义,来与他说了这个道理。

  走出大殿,严成锦看见诸公驻足在此,朱厚照则趴在窗棂上。

  蒋冕等人还沉浸在商税五倍的震惊中。

  “老高,帝挂煤山是从何处听来?”

  诸公面上不动,却都竖起了耳朵,一脸茫然之色。

  “臣也是道听途说,不知真假。”

  刘健疑惑:“陛下啊,何谓帝挂煤山?”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喜滋滋的道:“朕只听到这四个字,其余也不知道。”

  诸公眉毛拧成线,能听到这四个字,其他会听不到?

  回到都察院,

  严成锦想了想,命方学将崔岩请来,很快,崔岩就出现在值房中。

  “不知严大人找本官?”

  崔岩清楚,是想让他同乞增加商税。

  内阁有七位阁臣,李东阳是此子的老泰山,若此子相求,说不定会赞成。

  而谢迁与李东阳交好,不赞成,也未必会反对。

  再加上他和严成锦,内阁中就有了三人赞成,与刘公三人持平。

  此子真是好算计。

  严成锦猜测崔岩猜到了,与他绕弯便没意思。

  “本官想让崔大人一同请乞,崔大人在南直隶,应当看见士绅日进金斗的盛况。”

  崔岩微微沉眉。

  就以江南的轻罗丝而言,一日就交易十几万匹,各地商人汇聚与江南,外来士绅和微商争得不可开交。

  以前一个铜钱两个馒头,如今,涨到二个铜钱一个。

  但缴纳的赋税轻,士绅自然越发富足。

  “本官虽知道,可此并非易事,且本官刚到京城,根基未稳,恕不能同乞。”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