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章 忍得一切也登天_白首太玄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何要忍?

  赵玄不禁扪心自问,心中清静安宁之念愈盛,脑海清明灵透,思维运转比往常还要快上十倍,古往今来对忍自的定义一篇篇浮上心头。

  何为忍?忍者,耐也,从心从刃;喻为心上有刃,为使心不伤,故一动不动也。

  荀子曰: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是以忍字并非只忍“辱”,更要忍“荣”、忍“欲”。能忍私心者,方能廉洁奉公;能忍诱惑、行为不为性情所乱者,方为大“德”。

  忍得淡薄可养神,忍得饥寒可立品,忍得语言免是非,忍得争斗消仇憾。

  君王能忍乐逍遥,十万江山扎稳劳。做官能忍不贪墨,为民造福美名遥。

  庄稼人能忍起早贪黑,到秋来收粮阖家喜双眉;读书人能忍铁砚磨穿,待等着平步青云一步登天。

  买卖人也得忍,忍得是站在柜台客人高;砍柴的樵夫也得忍,忍的是山中无有虎狼嚎;打鱼的渔夫也得忍,忍的是风平浪静好把鱼虾抄。

  故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方能成大事也。

  然而何须要忍?

  若对一qiē得失荣辱无动于衷,是非成败漠不关心,何须要忍?

  身居高位,功名利禄不能乱心,何须要忍?身居险地,刀斧加身不能乱心,何须要忍?受人恭赞,其心不乱,何须要忍?受人侮辱,其心不乱,何须要忍?

  无荣辱念、无得失念、无是非念、无成败念,何须要忍?

  倘若心中一片澄净。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对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此时忍已不能称之为忍。而是淡泊、宽容。

  自己何须要忍?

  与其忍,不如放下!

  赵玄一边想着。心中越来越明悟,脸上不由自主的升起一道欢愉的微笑。

  随着他的每一次迈步,身上的气质一变再变。不是越发飘然出世,亦不是变得宝相庄严。而是每一步踏出,他的存zài感就薄弱一分。仿佛放下了一qiē,就放空了自己,让他的身影在这天地之间越发没有存zài感。

  到最后,若不是能看得到他的身影。还以为他已经消失了呢。

  或者根本就不存zài!

  赵胜疑惑的向后看了一眼,见弟弟满脸“傻笑”,亦步亦趋的跟着自己,眼中闪过一丝不解。

  但这时候距离前厅已经不远,里面能传出说话声。他当下来不及多想,紧了紧拉住赵玄的手,脚步加快,走入正厅之中。

  厅内,赵夫人和一名怀抱婴儿的美艳少妇正在谈话。赵灵儿蹲在一旁,逗弄着少妇怀中的婴儿。听见脚步声。三人俱都转过头来,就见赵胜拉着赵玄走到少妇面前,大笑道:“三弟。就不让你叫嫂嫂了,快来看看你这侄子怎么样!”

  赵玄这时依然处在那种清静无为的意境之中,闻言及顺着低头望去,就见一粉琢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