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我马谡一生,从不靠外挂(求月票!_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蛮人的,这五千里路一旦修成,南中地区将会牢牢与益州结合在一起,如此,蜀汉岂不是要起飞!”

  “不过,光是这里都要修五千里路……嘶!”

  马谡的心狂跳了下:“可真要了老命了。”

  “路虽然有现成的,但是扩宽、加固、铺设路面的工程量也不小。而且,道面应该拿什么铺设?土路还是石板路?工程进度如何?我一丁点经验也没有啊?”

  这个时代虽没有水泥,但修路技术还是很发达的,道路总体归咎为三种。

  一是熟土路。熟土就是把土用火炒一遍,然后以巨大的滚石均匀碾压数遍,既保证了路的硬度和耐久度,且不会有虫或草。秦灭六国时在天下所修驰道多为此类,使得百万大军通行无阻。

  熟土造路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人多的话,一天能造出四五十里路;缺点是使用年限比较短,抗雨水冲刷力较差。基本上几场大雨过后就垮了。

  二是地砖路,在西汉时就有了用黄土烧制的大地砖,很硬很耐糙。平整地面后铺设上去即可,这个时代没有什么重型车、超载车,是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的。

  地砖的优点是美观大方耐用,铺设速度也很快,只要地砖供应的上,轻轻松松一天二三十里。缺点是耗工耗财。

  三是石头,宫殿等大型建筑地面多采用大理石,花岗石等材质铺设,非常耐用,即使到了两千年后的后世,很多古巷落还有保存完好的石板路。

  石头路的优点是便宜、耐用,可以就地取材;缺点是太沉重,打磨成板、搬运工程量巨大,铺设速度很慢,一天最多铺设几里地,还特别费劳工,干不了多久就会累死人。

  要知道,连续不间断的高强度的劳动,再耐糙的汉子也会脆弱的像一张纸。

  “该用哪一种呢?”

  “熟土路不耐用、地砖路费钱、石板路费力且费汉。”

  马谡眉头紧锁,一时踌躇难决。

  按理说,这三种道路里,最好的选择必然是地砖路。

  可问题是,两万人的工程队,吃喝都成问题,哪还有钱请人制造地砖?

  “那这路到底应该怎么修啊?”

  片刻后,马谡自己给出了答案。

  “要是有水泥就好了。”

  “对,水泥!”

  这个时代虽没有水泥,但在石构建筑中,已经出现了类似混凝土的东西,即使用粘土、沙、白膏泥、糯米汁等混合搅拌,等其凝固后形成强烈粘合力,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还是不行!粮食都不够吃,哪来的糯米汁!”

  马谡迅速否定了这个构思,转而叹道:“若是有火山灰就好了。”

  用火山灰替代粘土和糯米汁,一样可以制造出三国时代的水泥路。

  火山灰喷发出来的混合物与水泥性质很相似,用它胶结沙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