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五章 辽东收复战(一)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之战大幕已经拉开,正式开始。……京营的三万嫡系兵马,已经在这几个月间,陆续以整化零早就出京了。周大虎也是在人不知鬼不觉得情况下,一番乔装打扮,秘密出京。随即就直奔宣府大同。在哪里,他要召集蒙古兵马一起行动。而且他不会参加原定的水陆并进的作战计划。而是另辟新径,从宣府出发,北上绕道科尔沁部,从北方南下攻打建虏,出其不意打击建虏的后方。这一行动路程遥远,需要长途奔袭,并且行军要隐秘,否则就难以达到出奇制胜。能担当此重任者,非周大虎莫属。这也是兵部尚书杨嗣昌强烈反对的主要原因。主帅不可以冒险。但出于信任,崇祯皇帝还是经过思考批准了周大虎的建议。这也是派出老臣孙承宗坐镇广宁指挥水陆两线作战计划的原因。毕竟朝廷这次的辽东恢复计划,是数路一起进攻,并不分主次,只是正奇搭配。而是哪一边有机会,谁就是主攻。八水陆进军,也都各有优势。而周大虎这一路则是奇兵,也是断建虏后退之路的兵马。否则,建虏退到了深山老林之中,再想彻底的剿灭,就要费极大的代价了。这也是朝廷和崇祯皇帝不愿看到的。……大明的内乱被快速平定,又一次给漠南蒙古各部等一个震惊。一起出兵的蒙古兵马几乎没有损失,但是得到大明朝廷的奖赏却是十分的丰富。让不少牧民都有些眼红。大明在他们眼里越来越强大了。强大的大明的征召,他们是不可能拒绝的。而且参战后,他们这些首领的回报也很丰富。半个月后,五万骑兵已经全部集结完成。还是周大虎三万嫡系,蒙古兵马两万。至于具体做什么,周大虎没有明说,对方也没有问。因为这是军事调动。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某一日。这五万兵马,一人双马,带着随军的粮草,向北方的草原深处奔驰而去,随后,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崇祯十三年十月一日。大明军队正式开始进攻。以龙虎营水师和郑芝龙的上千艘战船,载着数万将士,从山东登莱出发,突然在辽南复州湾登陆,一举攻下复州卫。而与此同时。牛庄对面的明军,也突然对牛庄的清军,发生了大规模的进攻。突然之间,辽东进入到了烽火连天。……沈阳盛京。第一时间这里就得到了消息。这段时间,皇太极已经下令,男丁三抽二,开始备战。如今,大战已起,除了调兵遣将,又一道军令下达,所有男丁,全员皆兵,到指定地点集合,听从朝廷命令调遣。这一下子,清军将达到二十多万人。但是兵员的质量将会严重的下滑,战斗力下降。但现在,谁还会再顾这个?为了抵挡明军,哪怕影响粮食生产,国计民生,清廷已经在所不惜了。看着手中的塘报军情消息,皇太极脸色平静,明军的攻势,他并不意外,早在预料之中。至于已经丢了一些城池,也不算什么,那是为了收缩兵力,集中使用,打击明军一路的策略性放弃。事情的发展,并不出于意外。战场上。明军进展最顺利的是辽南的一路。大明军队五万余人,在强大舰炮的支援下,顺利登陆,几乎没有遭到有效的抵抗。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