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7章 衡州战事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阵的方略。

  很快,十营湘勇在谢家湾选了个稍高地势扎营,按照曾国藩制订的扎营规矩,这谢家湾背山靠水,正是扎营的好地方。

  接着,湘勇在扎营之处,修墙挖壕,墙高八尺厚一尺,用草坯土块组成。壕沟深一尺,壕沟挖出来的土都搬到两丈以外,以防粤贼用挖出来的土容易地把壕沟填掉。

  原本李续宾还要搭设篱笆的,但曾国藩告诉他,粤贼并没有骑兵,所有就免了搭设篱笆。

  按照曾国藩的命令,王錱又带领湘勇们立即开挖壕沟,只花了半个多时辰,便完成开挖。对于这些湘乡来的农民来说,这种挖沟作业本来是他们的本行,他们本来是农民农民出身,早习惯而来刨地挖土。

  这样一来,便在湘勇的营地,形成了几道防御工事。营地最内侧有子墙,墙外面,便是壕沟。曾国藩知道,粤贼这次带来的火炮不多,威力不不大,便没有多树木桩,本来按照他的那套扎营规矩,还要树立不少木桩的。

  通过这种方式,曾国藩告诉众人,如何将进攻粤贼转换为防守粤贼。

  就这样,曾国藩第一次亲自率兵对敌,将自己的临战战事安排呈现了出来。

  事实上,在后世的历史中,湘勇的这种方法,使他们到了一个地方就安营扎寨,不是进攻,而是等着别人进攻。

  湘勇是如何攻城的?很简单,每打到一个城市边上以后,便开始挖壕,并不跟太平军打,而且每驻扎一天就挖一天壕沟。

  这个方法看似笨拙,但是却很有效!后世在攻打安庆、九江等战略要城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道加上一道,无数道无数道地围,无数道无数道地挖,一直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就看城里的粮食能坚持多久。

  “断敌粮道、断敌补给,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这就是所谓的‘打呆仗’”。曾国藩指导着众人。

  不过,眼下的曾国藩,只是一个初步的“结硬寨打呆仗”的观念,并没有具体的详细标准,因而,扎营的标准还很模糊,所以扎营也相对比较简单,很快,扎营完毕。

  果然,不出曾国藩所料,围攻衡州城的讨虏军甲四师,在梁立泰的指挥下,很快分出了五千人,朝湘勇驻扎的谢家湾攻来。

  梁立泰是想一举摧毁湘勇的营地,灭掉来援的清军,彻底破了衡州城等地援兵的企图。

  梁立泰并没有太将这股长沙来的团勇看在眼里,他遇到过桂阳、郴州等地的团练,都是一帮乡绅的家丁和乡民,完全没有什么训练,一战即溃。因此,他听侦查的人禀报,长沙有股数千人的援兵来了,驻扎在谢家湾,便直接领着四个团的五千讨虏军,朝谢家湾冲过来。

  战斗打响!

  连梁立泰和曾国藩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双方兵力差不多,连武器都差不了多少,都是二千多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