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垄断的南洋公司想不发财都难_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四百余人,并且,这还是在投用了大量机器设备的前提下,将旁边的正和钢铁厂生产的铁水和大部分钢材都用来生产五金件了。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供不应求。

  冯云山知道他们的来意后,想都不想,道:“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禀报本王。五金厂产量不够,便要扩大产能。不过,宋金生说得对,五金厂最好就近建在钢铁厂旁边,这样,南洋公司自行在第一钢铁厂旁边再建一家大型五金厂,玉珩,你们工务部负责配合好。崇曜,南洋公司若是不够,再在广州城郊也可以再建五金厂,所需钢铁从韶州运到广州走水路也很方便。”

  冯云山一句话,便定下了基调。原本建设这么大的工厂,还要工务部审批,如今有了圣王一句话,自然什么都不需要了,直接开建。

  对于“南记五金铺”,冯云山却很想知道如今的盈利情况如何。

  伍崇曜一脸喜悦地回道:“圣王不问起,伍某也要禀报。这五金铺能盈利不少啊!”

  “正和钢铁厂每天产的四千斤铁水,一千余斤熟铁和粗钢,还有桂阳其他小作坊冶炼的几千斤生铁,都被五金厂用来生产各类五金制品,基本上一生产出来,稍加检验,便被两广远洋公司运往各地中转站,再由‘南记五金铺’雇佣马车或者船只,运往各处店铺。”

  “特别是最近两个月,五金件销售火爆。根据何助理报给南洋公司的账目,上上个月,共售出五金件共计21万斤,共计3万八千两白银;而上个月,售出25万斤五金件,共计4万五千两白银。除去钢铁和人力、铺面和打点等成本,基本上每月都能尽盈利3万两。”

  “而且,这还只是两广、两湖、福键和茳西等少数地方,再过段时间,像四汌、安幑、菏南、陕西等省份开展起来,怕是盈利还要要翻上一两倍。”伍崇曜满心欣喜。

  “不错!”冯云山听了这个数字,也为南记五金铺能赚钱而高兴。这还是刚起步,每个月就能赚三万两,是很不错了。关键是这个“南记五金铺”能持续开下去,便能融入当地社会,这样一来,自己就有了一个很好的眼线。

  而且,冯云山之所以让何见机在“南记五金铺”实行顾客登记制度,便是让这些来买铁器的乡民有种认同和归属感。同时,也让何见机能快速地了解本地的乡民,拥有一批拥护者,不管是发展消费的会员顾客,还是发展收集情报的细作,都很有利。

  不过,工务部副部长曾玉珩和伍崇曜两人来,不单是为五金制品的事情来。

  伍崇曜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为难的禀道:“圣王,还记得几个月前,崇曜说您说的铁路的事情吗?上次崇曜将圣王的意思转告给了崇曜的洋人干兄弟,约翰对圣国要修建铁路的事情非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