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八章 寸土寸金_重生创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营州好像就没有地下车库。”

  沈永明笑着说:“你看咱营州私家车一共也没多少存量,一个小区的私家车,一只手就数的过来了,也没必要弄什么地下车库,太浪费了。”

  许逸阳说:“叔叔,其实小区规划跟城市规划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只看眼下,或者只看将来三五年,那眼下可能会省点事儿,但将来就会有很多麻烦。”

  “比如很多道路设计的时候就比较狭窄,通过能力较弱,放在建设的时候是没问题的,三五年后可能也勉强够用,但十年后、二十年后呢?私家车的数量可能十倍、几十倍增长,到那个时候,城市就会因为早先缺乏远见性规划,而变得越来越拥堵。”

  说着,许逸阳又道:“咱们营州现在的小区不考虑私家车的问题,但私家车的价格将来肯定会越来越便宜,而且现在经济发展势头正猛,用不了几年估计很多家庭都能买得起私家车,到那个时候,私家车多了,停车难可能就是营州的很多小区最大的问题。”

  90年代的营州,甚至全国大多数的中小城市,多数的住宅小区都属于老破小,楼密、路窄、没停车位,就拿许逸阳家里的农机厂家属院来说,真的是一个规划出来的车位都没有。

  一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等过几年私家车多了,原本就狭窄的路边到处停满了私家车,车进去想掉个头出来都难如登天。

  这样的小区,不但生活会越来越麻烦,将来房子也都卖不上太好的价格。

  沈永明思考了一下许逸阳话里的内容,颇以为然。

  一个城市在市民眼中的好坏,不全在人口,也不全在经济,更多的在于规划。

  80年代修路,很多国道都是双向双车道,城市道路也多半如此,只有城市主干道才会达到双向四车道,双向六车道的路都少之又少。

  90年代,经济条件好一些的省份,国道一般都双向四车道了,但是经济差一些的省份就算是两千年以后,也还是双向双车道,修修补补能凑合开也就那样了。

  城市内的道路,往长久看,主要干道双向六车道其实也只能算是基本素质,如果一开始没有做好这方面的规划,路窄、两边的建筑紧挨着路,那基本上就没有拓宽的可能了,因为动迁成本太高。

  这样的城市,最终都面临着同样的归宿,放弃老城区,发展新城区。

  所以,很多城市到了二十年以后,都是半新半旧,老城区道路拥挤、楼房矮小破烂,跟90年代比也没什么太大提升,而新城区道路宽敞、清一色高层住宅,各种商业配套也都更加先进。

  究其原因,还是发展规划不够长远导致的。

  许逸阳用一个后世人的眼光,在这个时代挑房子,绝大多数的房子都入不了他的眼,中海外周边这么多楼盘,真正让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