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章 专访_重生创业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非专业灭火人士,我首先要保证的其实是自己的安全,否则盲目进入火场,很可能帮不上忙,反而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所以我并没有把生死置之度外,而是一直在提醒自己,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全力以赴。”

  中海卫视的主持人稍稍有些失望,她其实更想要的是一个格外煽情、催人泪下或者让人由衷敬佩的采访,奈何许逸阳这孩子太实诚。

  结束了中海卫视的采访,隔壁一个休息室里,央视记者已经做好了采访的准备。

  央视记者的采访现场很简单,靠窗摆放两张单人沙发,把房间里其他的东西尽量清空或者梳理整齐,记者和许逸阳面对而做,采访就开始了。

  央视记者首先向许逸阳道谢,感谢他在这场火灾中做的贡献,也感谢他愿意接受央视的采访。

  双方客气一番,你来我往之后,便进入了提问环节。

  正所谓千人千面,电视台也是一样。

  中海卫视想找煽情的切入点,而央视更希望从主观意识做切入。

  比如,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在自己的网吧里,配置这么多的消防器材。

  许逸阳显示认真解释了自己防患于未然的动机,同时,也第一次在镜头前,用调侃的语气说出了“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个词汇。

  央视记者对这个词汇特别感兴趣,笑着说:“你应该也是个军事迷吧?”

  许逸阳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记者也还他一个我懂你的微笑。

  了解我国军队发展历史的,其实就算不知道这个词,也知道这个情况。

  早些年我们相对落后,在战争中吃尽了火力不足的亏,尤其是当初在半岛打的那场战争,可谓艰苦卓绝。

  后来,我军痛定思痛,不断加强火力配备,甚至超规格配备火力,就是因为早些年火力不足的亏吃得太多了。

  再后来,等西南战事的时候,我军曾在轮战的炮火覆盖中,把炮筒都打红了。

  再再后来,各种单兵火箭筒多不胜数,一搞演习,单兵扛火箭筒的,比扛枪的还要多,问原因就戏称为火力不足恐惧症。

  随后,记者又问:“许逸阳同学,能说说你为什么要搞自助消防站这个公益项目吗?”

  许逸阳说:“这次事情之后,我们几个发现,普通市民在遭遇火灾之后,除了自救和等待消防官兵这两个选择之外,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消防器材的缺乏,别人也很难救得了他,这次之所以能把火灭了,是因为有新世纪网吧四十多瓶消防器材摆在那,下次呢?下次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说着,许逸阳又道:“所以我觉得,应该在自救,和等待消防官兵救援的中间,加一个过渡性的选择,就是让别人能够到自助消防站,用那里的消防设备去救别人,就像我这次救人一样。”

  微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