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75章 唯情最为动人_再世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一跃而上成为从五品的洗马,后来扳倒了冯去恶,升任正四品大理寺少卿。崔状元对此羡慕有加,还向他请教过在官场如何出头。

  苏晏让他去找天线。

  崔状元得此点化,犹如枯木生花、顽石开窍,先是拜访了对他的策论十分欣赏的翰林院侍讲魏学士,又借由魏学士的门生身份,搭上了吏部尚书李乘风这艘大船,终于得了个通政司参议的举荐,升为正五品。

  通政司不如翰林院清贵,却是实权部门,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

  简单说来,就是拥有汇总来自地方和在京官员们的奏本,整理后在早朝上统一呈给皇帝的权力。

  这是朝廷政治信息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按后世的话,叫政治信息枢纽中心。

  同样的,经过内阁议定与皇帝批复的奏本,也由通政司与六科共同公开发抄,供在京各衙门互相传报。

  并选取其中重要的内容,如皇帝的谕旨、皇家各类消息、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等等,制作成邸报发行。也就类似后世的《人民日报》了。

  这些邸报,再经由各地派驻京师的提塘官长,二次抄送,快马发往各省,进一步传至府县,让所有地方官员都能看到。邸报到了地方,传抄的人更多,不止是官员,就连乡绅士子们也都争着传阅。

  苏晏打的就是邸报的主意。

  进了通政司衙门,他长驱直入找到崔锦屏。

  崔锦屏见同年好友来拜访,大喜,拉着苏晏泡茶闲聊,又感谢了一番他的提点。

  苏晏笑眯眯问:“崔参议如鱼得水乎?”

  崔锦屏从来不惜锋芒,就实答:“憾池子仍然太小,不足以‘龙跃金鳞终有时’。”

  这是他在恩荣宴上做的诗。

  另外两位作诗的榜眼与探花,都一诗成谶。

  一个“独倚危楼最上重”——在东苑的高楼上遭人刺伤,摔死了。

  一个“冷月千江照影空”——被刑部定性为畏罪自尽,空来人世一场。

  崔锦屏唏嘘的同时,不免生出了点匪夷的念头,觉得自己也能一诗成谶。

  由此看来,人活着就得有鸿鹄之志,奋翅鼓翼,小家与清高之态均不足取——他这么想着,也这么表现出来。

  苏晏颔首:“状元郎有奇志,吾不及你。”

  崔锦屏十分受用。

  苏晏又说:“我这里有个效力东宫的机会,你要不要试一试?”

  “东宫?”崔锦屏对坤宁宫一事与市井间的流言也有所耳闻,今日朝会的争吵,他身在奉天门看得一清二楚。

  平心而论,他并未觉得太子做得多过分,顶多就是有失体面,而言官们那样组团狂喷的场面,令他很是错愕。

  那可是储君,未来的天子!你们这么紧咬不放,能得什么好处?触怒皇帝不说,将来太子继位,第一个清算的就是你们!崔锦屏在心里呐喊,甚至也想出列掺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