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三六章 天不从人愿_寒门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饮用,城中百姓要喝水都只能去城北的卧龙山和城西的西山挑山泉水,就算惠娘是商会会长。也没有特权,每天秀儿和宁儿老早就得去排队,到下午时才能盛满两桶水回来,这基本是三家人一天所需。

  至于那些冒险喝井水的人。没过多久就陆续生病,谢韵儿作为商会特聘的大夫,忙个不停。

  洪水退去后,药铺开始整理药材。

  好在之前连降暴雨已有所防备,陆氏药铺的药材提前转移。保管还算妥帖,没有蒙受什么损失。

  惠娘在灾害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城中药铺不得对任何药材进行加价,而商会中其他商家经营的货物,也不得加价超过两成,否则将会把商家驱逐出商会,并交由官府法办。

  商会的这条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灾后百姓平稳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十多天时间里,惠娘所发挥的作用。比起知府高明城重要多了。

  但凡在灾害来临时绝望的百姓,见到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员,而是惠娘亲自带领救援的舟楫。

  以前府城百姓对于商会都带着一些抵触情绪,到此时,他们才真切感受到汀州商会带来的巨大好处。

  大灾之后,百姓开始重建家园,但依然秩序井然。

  水路和陆路运输恢复后,惠娘第一件事就是马上从江西和湖广征调粮食物资,发挥商会货物直接采购的优势,不跟那些趁机投机倒把的游商做买卖。货物都以平价在城内销售,甚至连运费和人工成本都是由商会承担。

  那些游商本来想趁着水患大赚一笔,一看商会来这套,马上怂了。

  你们牛。不跟你们玩,我运去别的地方赚钱,反正此番福建地区普降暴雨,遭灾的地方又不止你汀州府一处,你商会管得了汀州府,可管不了别的地方。

  这一年隆夏之后连场大雨。使得黄河、淮河、长江、钱江、闽江、汀江和西江等河流沿岸基本都处在抗洪的基调中。

  高明城怕自己救灾不力而仕途尽毁,其实各地的父母官情况都差不多。省城派要员巡查地方,朝廷也派出钦差到各地考察民情。

  汀州府在沿汀江诸多府县中,算是遭灾非常严重的,但却在惠娘为首的商会带领救灾之下,使得汀州府周边没有一起大的瘟疫发生,连百姓的死伤也是最少的。

  在水灾之后,汀州府又最快复市,令百姓生活回归正轨。

  但惠娘毕竟是民间代表,而且是女流之辈,上不得台面。到最后,在对朝廷上书的功劳簿上,记的都是汀州知府高明城的功劳。

  因为考察民风的官员并不会与地方官府有所接洽,就在他们上书为朝廷树立典型歌颂高明城政绩时,高明城已经把家当都收拾好了。

  因为这场水灾结束后,正好是他三年知府任满之时,从南京传来的消息,他已经仕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