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六十五节 安平的交易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价格。”司凯德在和林佰光沟通此事的时候这样说道。盐的利润在本时空是可以使人冒犯法甚至砍头风险的。而郑家作为沿海地区的一霸,从事这种贸易是没什么风险的。司凯德认为:他们很难抵挡这样的诱惑。

  如果总结下郑芝龙从依附李丹起家到最后被满清掳走的所有行动,可以看出他是个典型的商人,一贯以商人的头脑来考虑问题,是以利益来考量一切。

  只要元老院能够给他足够的利益,争取他的暂时合作或者默许是不成问题的。

  这种生意又是“双赢”的局面,不但对己方有利,对减小郑芝龙的戒心也有作用――如果好处给得太大,郑芝龙难免又要疑心他们的动机。

  郑鸿逵大为犹豫,正常情况下,对澳洲人应该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是对方现在开出的条件令他难以拒绝。一时间他不知如何回应。

  “此事,三爷自然是要和郑将军相商的。”林佰光微笑道,“我改日再来拜访。”说着起身就要辞出去。

  这一下,将主动权进一步的掌握到手里,郑鸿逵不由得有些失措,原本应付几句,套些话出来的想法只能弃之一旁,当即关照人将林佰光一行迎入驿馆,好好招待。同时又派人为文昌号上的水手们送去新鲜的瓜果蔬菜。

  随后,他立刻将林佰光送来得样本带上,去见兄长。

  郑芝龙抱着胳膊,听了郑鸿逵的述说,半响才说道:“有意思。”

  澳洲人的这一举动令他颇为迷惑。如果仅仅是为了贩卖私盐,又为何突然登陆台湾?如果说是为了贩卖私盐作为中转站,这也未免太夸张了--福建的食盐消费,还没到需要中转站屯盐的地步,退一步说,就算真要有中转站,台湾也不是个合适的地点。

  澳洲人在台湾落得这一手,让他即迷惑又感到芒刺在背。总觉得其中必然隐含着什么阴谋。

  但是,不管他的内心如何的怀疑,他都面临着抉择:要么拒绝合作,对澳洲人的存在视而不见;要么他立刻采取武装行动驱逐澳洲人;最后,就是选择合作,在私盐贸易上大赚一笔。

  如果他选择一和三,那么就得坐视澳洲人在台湾的存在,如果要驱逐澳洲人,就必须采用武力――澳洲人既然大费周章的派了船队到台湾,还修起了堡垒,就绝不会轻易退出去。绝不是靠己方几句话的威胁就能赶走的。

  选择动武,郑家并无必胜的把握,更不用说刘香在旁虎视眈眈。

  在一和三之间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对于了解他思维模式的人来说并不难猜测:既然澳洲人赶不走,做生意赚钱何乐不为呢?

  退一步说,眼下台湾也不是他郑芝龙的地盘――是荷兰人的。荷兰人只会比他更担心澳洲人的存在。就算要动手,也是让荷兰人动手为好。假如澳洲人真得是对台湾有所图,那么随着他们在台湾的势力拓展,迟早是要和荷兰人发生冲突的。

  到那个时候,他作为荷兰人或者澳洲人的盟友再进入战场就会现在有利的多。

  “这买卖做得。”郑芝龙一锤定音。(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