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六节 雷州糖业公司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在价格上要有优势,就得看机械部门有没有办法帮我们造设备了。”

  “有英国人最近到广州了。”张信告诉他一个讯息,“他们很小心,正在寻求购买商品,白糖也是一个大宗。如果能赶在四月之前出糖,卖掉二三十吨不成问题。”

  “可以,不过我要广州站给我足够的人力。”文同说,“在本地补充劳动力很困难。”

  “要多少人?”

  “至少得三百人。”文同的计划书里,这一批人将作为甘蔗农场和糖厂的第一批工人。每个庄子至少要补充二十名左右劳力,有糖寮的庄子还得更多一些。

  “都要壮劳动力?”

  “妇女和孩子也要。这样能够拘绊青壮年。再说广东福建的农家妇女都很能干,体力也好,我看不比男人差。对了,再找十名左右有养牛经验的人。”

  “行。给你五百人都可以。”张信一口答应。因为移民工作的不断进行,临高的接收能力已经出现缺口。一个净化周期是40天,而临高的检疫营地总共也只能同时入住四百人左右。不少已经招募来的移民就只能被安置在广州,等候发运。广州站为此在郊外设立了一个类似隔离检疫区的村子,在那里进行一些初步的“净化”工作。营地里现在已经滞留了一千多人,为了防止当地官府起疑,郭逸已经在设法尽快把他们送走一些。

  “五百人我怕接收不了。”文同说,“先三百人吧。这里千头万绪的事情太多,我还想再从临高要些干部来呢。”

  “干部很难。”张信说,“起威的人很可靠,你可以从里面选些骨干出来当军事干部。”看到文同愕然的神情,张信补充道:“雷州这地方很乱,你这么个大糖厂主,到时侯自然会有各路好汉眼红,土匪不用说了,本地的土豪起了意恐怕也是件麻烦事。要保护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就得有武装。先拉个民兵队起来吧。武器会从临高给你补充些过来。”

  “好吧。”文同想这事情就交给常师德好了――反正他会耍鬼头刀。

  “我打算先在徐闻这里搞一个甘蔗组合,然后再拓展到海康、遂溪这些地方。”

  “继续收买甘蔗地扩建种植园吗?”

  “我是希望搞种植园的,”文同说,“现在这里的经营模式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的,种植和管理水平都太落后了。”

  在半个月的旅行途中,文同对这里的甘蔗种植情况已经摸了个七七八八。小农经济下的经济作物栽培随意性很大:品种有种果蔗的,有种糖蔗的,至于田间管理,有的看得出很用心,有的则马马虎虎,完全是看天吃饭的。甚至并不适合种甘蔗的地方也有人在种甘蔗……

  以甘蔗这样的经济作物来说,最好的经营模式自然是大规模种植园:把这些小片的土地合并起来,成了一个大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