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百九十七节 造船计划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次三亚运输任务之后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柴油。作为一艘惟一能够运输超大、超重、超长货物的现代船只,企划院实在无法下定决心继续让它执行常规性的货运任务。

  这一严峻的形势,使得在执委会的工作会议上,紧急造船的动议被再一次的提出来。造船不仅要满足运输的需要,还要用来扩大海军的作战舰艇,陈海阳在会议上明确指出,现有的武装特务舰在吨位上过小,限制了安装的火炮数量和口径。特别是在部分特务艇上安装的24磅卡隆炮,陈海阳认为这种小型短射程的火炮意义不大。

  “24磅卡隆炮的有效射程只有100~200米,如果遭遇西方战舰,射程上吃亏,如果遇到刘香一类的大海盗的船队,一次炮火射击如果不能摧毁敌人的船只,并且立刻完成装弹,会在接舷战中被淹没。”陈海阳提到,在虎门和广东内河战斗中,装备卡隆炮的特务艇中队在作战中为了避免在近距离内被明军的红夷大炮毁伤,不得不多次先等待加农炮中队从远距离毁伤火力之后再加入战斗。

  “卡隆炮中队只在大屿山之战中,对付火力非常贫弱,而且数量也不占优势的小股海盗时才发挥出其摧毁性较强的优势。长远看,卡隆炮中队只能充当巡逻或者护航使用。”

  另外,特务艇中队的特务艇大多吨位偏小,很难进行持续性的作战――一些船只建造质量不佳,而且这些船只全部没有在船底包铜皮,凿船虫和海生物附着情况已经变得极其严重,陈海阳估计,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船只必须立刻进行维护。

  “继续使用特务船进行繁重的运输和护航任务的话,很快我们就要面临在到1631年的上半年有一半以上船只维护的尴尬局面。”陈海阳警告道,“造船,特别是建造能够长时间使用的大吨位船只迫在眉睫!”

  “我们现在这样运输船和战舰不分家的局面不合适。表面上看起了是综合利用,实际上船只改造也好,分配也好,都弄得四不像。”海军军令部长明秋发言了。

  澳宋海军真正按照军舰改造或者建造的,只有镇海和伏波两艘双桅炮舰和铁肋木壳三角帆巡逻艇,但是它们的吨位均不超过200吨,是小得不能在再小的船只,海军军令部在图上兵棋演习中得出结论,如果四艘8154巡洋舰不出动,澳宋海军只有在小规模的战斗中才有能保持绝对优势,一旦遭遇到刘香或者郑芝龙这样随时可以动用上百艘大船的大型海上势力,海军就难以确保胜算了。

  海军希望得到若干艘大吨位,风帆或者蒸汽动力的大型战舰。在武装、航速和续航力上至少要有19世纪初期的巡航舰的水平。

  最后海军提出要求:至少在1630财政年度内用追加拨款的方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