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3章 鳌山万岁灯_寒门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悄然来到了年关。

  不管朝堂如何争斗,不管贵州的战事如何,京城的百姓都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迎接新春佳节,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度过一个难得的团圆节日。

  由于新一届内阁颁发了很多惠民政策,加上朝廷对工商业进行了扶持,致使京城的百姓明显比往年更加的宽裕。

  特别是鼓楼的大灯会,当真是一年比一年还要热闹。

  随着一枚枚的烟花窜上漆黑的夜空,一朵朵金色的焰光当即绽放开来,却是跟下面热闹的街道遥相呼应。

  由于大明跟海洋更加密切,这里的商品已经不仅限于大明自产的商品,有产自南洋的珍珠、有产自日本的鱼干、还有产自印度的象牙雕,这里的商品可谓是应有尽有。

  据统计,今年大灯会商品的销售额又创了一个新高,这个数据彰显着京城的欣欣向荣,亦是默默地书写着这一个崭新时代。

  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隆庆三年的春节悄然来临。

  隆庆秉承着传统,不仅赐公卿百官筵席,而且还下令臣民在午门外扎“鳌山万岁灯”,观鳌山万岁灯三日,与民同乐。

  有别于西苑的鳌山灯,鳌山万岁灯已然是豪华版,是将成千上万盏彩灯,堆叠成山形,高十余层,形状像鳌山,用红、黄、蓝、白、绿、紫、青等各种彩色,结扎成灯,五彩缤纷。

  除鳌山万岁灯之外,午门前还安排音乐歌舞。

  在元旦当日,数百伶官奏乐,百艺群工演出,气氛热烈,喧闹异常。

  隆庆乘坐小轿由乾清宫出来,到午门观鳌山万岁灯,陈皇后和李贵妃等宫嫔、太监及大臣们随行。

  有鉴于这场盛事持续三日,而且允许普通百姓前来观灯和观看歌舞节目,今年的午门前的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只是如此举办的盛事固然风光,但已然又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前来参加元旦筵席的官员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只是谁亦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默默地摇头叹息。

  毕竟这些钱都是由内库支出,而皇上却不曾向太仓索取,这些筹办“鳌山万岁灯”的银子都是来自于国债。

  期望于隆庆“迷途知返”已然不现实,在尝到发债的甜头后,隆庆对此可谓是乐此不疲。

  只要内库的银两不够用了,只要他觉得值得花,那么就会通过联合钱庄向京城发债。最近为了顺利发债,他甚至还提高了利率。

  至于现在欠债多少,该怎么偿还这笔欠款,他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倒不是他想要赖账,而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喜欢计划将来的人,他的性格正是那种“船到桥头自然直、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类型。

  在他的心底却是藏着几分侥幸。到时查抄几个大贪官的家,内库便是一笔巨额的进项,届时已然什么负债都能够填平。

  李芳、滕祥和孟冲等太监虽然看出举债的弊端,但他们是隆庆发债的最大利益者之一,却是不可能进行阻止。

  正是如此,在隆庆“与民同乐”的同时,他的负债进一步放大,已经轻松地迈过了一百万两的门槛。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