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赶回_雀仙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算答应了岁贡,等到觉得自己有武力和朝廷一战了,又会毁诺的。可能大家觉是,能让北凉人交一年的岁贡是一年,以后说起来也好羞辱羞辱北凉吧?”

  这岂不是自己骗自己?

  夏侯虞心中不悦,道:“你也是这么认为的吗?”

  郑多摇头,道:“我倒觉得割城好。就算是一时不能治服那些北凉人,但我们可以北迁啊!把一些没有良地的农户北迁。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土地的难题,又解决了粮食的难题。”

  如今阀门和世家的矛盾,就是因为北地阀门南迁,一下子涌入大量的人口。

  北迁倒不失是个好办法。

  可建康城里的人却未必这么想。

  果然,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夏侯有义就派了人过来,问夏侯虞是割地好还是岁贡好?

  夏侯虞的面色不由沉了沉,道:“都督已经派人将和谈之事告诉天子了?卢大将军是怎么说?”

  来使是章含的徒弟,不知道是不是临行前受了章含的叮嘱,对夏侯虞的态度十分的恭敬,闻言答道:“天子半月前就接到了都督的折子,问天子有何圣意?天子的意思是割城,可卢大将军等却都主张岁贡。天子就特意派了小的来襄阳。”

  大将军等人?

  夏侯虞一下子就抓住了这话的重点。

  她道:“除了大将军,还有谁主张岁贡?”

  来使垂下头,低声道:“还有谢大人、柳大人等。”

  也就是说,整个朝廷都觉得应该趁着这个机会捞一笔。

  难怪夏侯有义要派人来和她“商量”。

  原来是想得到萧桓的支持。

  对一个君王来说,还是收回祖宗失去的国土更为重要。

  看来没有谁去追究萧桓无旨北伐的事了。

  夏侯虞却觉得自己并不足以影响萧桓的决定。

  特别萧桓连别人夏收都不准备放过,她可没有指望他能放过岁贡。

  她想了想,问那来使:“天子要我做些什么?”

  来使想到章含来时的叮嘱:“无论如何把晋陵长公主劝回来,都督打了大胜仗,手下强兵如林,是唯一能抗衡大将军的人。如今都督久滞长安城,只能请了晋陵长公主主持公道了。”

  他不由得目光闪烁,低声道:“天子想接长公主回建康城。”

  夏侯虞讶然,沉默半晌,道:“那崔家的事可处置好了?”

  据她所知,她的舅父一路游山玩水,狠狠地刷了一把郡望,却到如今也没有抵达建康城。

  她回到建康城,岂不是自投罗网,让卢渊白白地有了个牵制萧桓的理由——不管她和萧桓的感情如何,她总归是萧桓的发妻,萧家的宗妇。

  来使听了像松了一口气似的,笑道:“天子说了,长公主回了建康,就住在显阳宫里。大将军怎么也不能冲闯显阳宫。”

  是吗?

  当初夏侯家被迫南下,不就是被北凉的建国皇帝闯进了皇宫,仓惶而逃的吗?

  夏侯虞叹气,道:“我已接到都督书信,让我即刻北上长安城,秋后和都督一同回襄阳。”

  来使愕然。

  夏侯虞让侍人送了来使下去歇息,命阿良收整行装。

  郑多笑嘻嘻地跑过来道:“你还是改变主意了?”

  夏侯虞觉得他那笑容怎么看怎么刺眼,拿起手中的隐囊狠狠地砸了他几下,心里却不禁怀疑,难道萧桓早知道有些事,所以才会八百里加急般让郑多陪同了她一起北上?

  整个府邸顿时繁忙起来。

  郑多去请人算黄道吉日。

  萧桓却突然回来了。

  夏侯虞等人措手不及,匆匆出门迎接。

  萧桓穿了件粗布长衫袖,内里却是白色绸缎。

  他沉着脸,大步朝她走来。

  身后的小厮随从一路小跑的跟着他。

  夏侯虞突然间神色恍然。

  好像回到了从前!

  *

  亲们,今天的第一更!

  *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