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策论之难_如意小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先扯几句圣人之言,歌颂歌颂古代先贤的丰功伟绩,再歌颂一遍当今君主的英明神武,最后表一番忠心,励志要辅佐圣上,做出一番大事业,真正的策论,则是以空话套话居多……

  通篇下来,看似说了很多,其实什么都没说,文采倒是华丽至极,通篇之乎者也……

  说起来有些酸,因为唐宁自己根本写不出这么多的之乎者也,也扯不到上古先贤那么远……

  又看了一会儿书,便直接洗漱睡觉,明天是最后一场,明天之后,就该好好的放松放松,睡几个懒觉了……

  ……

  州试最后一场,钟意和小如送唐宁到贡院之外,他走进门口的时候,转身对她们挥了挥手。

  苏如长舒了口气,微笑说道:“这一场考完,州试就结束了,小宁哥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唐夭夭想了想,问道:“他这一场要是还能得第一,就是什么元来着?”

  “解元。”钟意轻声说了一句,脸上却是浮现出一丝担忧。

  第一场他能够名列榜首,是因为他博闻强记,第二场则是因为他本就极擅诗词,可这第三场策论……,钟意心中十分清楚,策论文章,并不是他的长处。

  策论乃是三场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成为解元,又谈何容易?

  唐宁坐在号房之中,心情很是平静。

  解元不解元的,他其实并不在意,如果不是为了不让小如伤心,不让钟意失望,不让老丈人和丈母娘发现他是一条咸鱼,他现在应该在考虑怎么发财,而不是坐在这里考试。

  锣响之后,很快便有差役发下试卷和稿纸。

  策论共三题,题目一般在五个字以内,考生围绕题目,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对策。

  其实也就是一天写三篇议论文,每篇一千字左右,一千字的作文对唐宁来说是小意思,但如果让他用古文写,还要写的文采飞扬,满篇之乎者也,他三天也写不出来。

  这一场策论,对他来说,较为艰难。

  他翻开试卷,第一道题只有四个字。

  治水方略。

  第一道题问的是如何治水。

  策论的题目一般都很简单,上一次州试的题目是“痛革官弊””“筹备饷银”“整饬营伍”,每一年的考题都不一样,一般都会和时事挂钩。

  水患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大禹治水。

  治水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唐宁没有详细的了解过这个时代的治水方略,但大概的思想就是改堵为疏,限于见识,他们还没有关于现代综合治水的理念。

  唐宁不是水利专业的,对此有所了解,但却并不精深。

  他不能直接落笔,先在草稿纸上写下了“疏浚”,“裁弯取直”,“河道整治”,“植树造林”等,具体的罗列了利弊之后,才想着怎么组织语言,将之串成文章……

  这一道题写完,锣声响了一次,说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