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九章:岭南事(上)_寻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话的时代了,谁的拳头大,谁说话就更有理一些。

  自然已经礼乐崩坏,那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

  这正是向氏走出岭南一隅成为天下豪门的大好机会。

  然而向氏世居岭南,在东南一带虽然威名赫赫,但对于大唐帝国来说,东南一地,从来都不是一个重要的地方,在长安洛阳这些地方的人看来,岭南这样的地方,那可是极为偏僻苦寒之地,只有那些犯官才会被发配到这些地方来受苦。

  在这样的一个映象之下,向氏在天下的影响力,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武邑的要求,让向训喜出望外。

  对于现在北狩武邑的大唐朝廷现状,向训自然是一清二楚,皇帝只是一个摆设,真正掌握一切的是年轻的独相李泽。当然,在朝廷之中,也还有一批像薛平,韩琦,田令孜这样的忠心耿耿的保皇派。如果没有这些人,恐怕也就没有这一次与向氏的联姻了。

  孙女嫁过去了,日子肯定是不好过的,但向训并不在乎这个,对于整个向氏家族来说,这是从天而降的好消息,不管怎么说,孙女儿过去之后,就是大唐名正言顺的皇后,而向氏一族,也将因为这一次的联姻而名扬天下,从一个地方上藉藉无名的节镇,一跃而成为天下瞩目的中心。

  不仅仅是后族这么简单,朝廷的情况,有识之士都是很清楚的,向氏此举,可不单单是向朝廷表示忠心,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摆在了李泽的对立面。

  而且,是一个有资格站在李泽对立面的人。

  这便是向训想要的。

  至于孙女儿嫁过去以后幸不幸福,以后会不会有性命之忧,在大局面前,向训压根儿就没有去想过。

  向氏子孙,自然要为向氏的大局服务。

  与李泽、朱温这样的人物一齐竞争,向训并不惧怕,从一个小小的县尉走到如今,他几乎一直都在胜利,即便是小有挫折,也从来没有能逆转他向上的势头。一次次的胜利,铸就了他强烈的自信,而掌管岭南这些年来,岭南从当年的暴乱之后一满目疮夷,变成了现在的富庶,给是让他觉得,如果给他机会,他也能把这个天下治理得很好。

  他,所缺的,只是一个可以供他尽情施展手段,展露抱负的一个舞台罢了。

  现在,既然已经有了舞台,他还能惧谁?

  事实也正如向训所料的一般无二,向氏的名声,随着这一次的联姻响遍了天下,今天,到广州港到迎接朝廷迎亲的钦差大使的,可不仅仅是只有他这个岭南节度使,还包括了容管经略使,桂管经略使以及份量更重的福建观察使。

  号角一声接着一声,从极远的地方迅速地向着码头这里接近,显示着来自武邑的船队,离港口已经不远了。

  满面红光的向训长身而起,向着身边的几人道:“诸位,请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