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德政(1)_朱允熥赵宁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放归民籍良人之身说起来不过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可后续却很棘手啊?这些人如何安置呢?科举读书他们是不行的,务工经商怕是也力有不逮,种地的话田地从哪里出呢?”

  这才是真的聪明人,片刻之间就能举一反三!

  放归贱民等于凭空让大明多出许多人口,这些人口的妥善安置才是赢得民心的最关键。但安置这些人,势必会引起一大部分人的不满。

  “所以说这事,还需要有能有才有恒心者去帮着朝廷好好执行!”朱允熥笑道,“你觉得谁能胜任?”

  那还能是谁?

  几乎瞬间,一个名字就在解缙的脑海中浮现,礼部侍郎李至刚。

  可随即他又心中发苦,皇上这手腕真是越发的炉火纯青了。

  若自己举荐李至刚,办好了自己的脸上固然有光,可万一办不好,自己这个举荐人也有连带责任。最关键的是,将来一旦李至刚成了众矢之的,自己还要第一个掉撞枪口,对准李至刚狠狠的奏上一本。

  “臣以为,礼部侍郎李至刚足能胜任!”解缙苦涩的说道。

  朱允熥看看他,似乎在猜测着对方的小心思,面上淡淡一笑,“礼部侍郎份量倒也够,礼部还管着天下的教化,他来做倒也名至实归。”说着,顿了顿,“不过嘛,光他一个人是不是势单力薄了点?”

  “还要谁?”

  解缙心中一惊,一个侍郎势单力薄,那就是还需要一个比侍郎还大的人搭班子?谁呀?

  这时,就听朱允熥继续说道,“你呀,如今虽官职不如六部尚书,但毕竟是南书房的参赞大臣,目光要长远从大局出发。有些事要朝上看,不能总朝下看!”

  解缙更是懵懂,朝上看的意思是再说一个比李至刚官大的?

  “你要是总朝下看,将来有事你岂不是要自乱阵脚?”朱允熥笑着调侃道。

  解缙想了良久,行礼道,“臣愚昧,实在不知所以然,请皇上明示!”

  聪明是聪明了,但还是不通透!

  朱允熥心中暗道,看事情还是不够全面,达不到国家宰辅的标准。

  可话也说回来,若解缙真是那种皇帝说什么他就明白什么的人,朱允熥倒也未必会如此器重栽培。

  “放贱民以良人之身,是朕即位以来的第一件德政,这么大的事儿,你觉得一个侍郎就足以担当大任了吗?这可不是修河铺桥,而是涉及到百万人口的国事!”朱允熥继续说道,“要是这等事一个侍郎就可以担任,那朕还建南书房作甚?还选你们做参赞大臣作甚?”

  “另一个人选从南书房挑选?”解缙骤然明白,可心中依旧迟疑不定,暗道,“谁?这等事暴昭倒是愿意做,但那人怕是要做得鸡飞狗跳。魏国公?曹国公?”

  心中想着,他忽然明白了。

  张口说道,“皇上所言甚是,臣以为燕王世子殿下为人才思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