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5章 吕宋贸易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谁。

  李昉那边也开始了接待,不过肯定没有郑毅就是了。

  他正在和那艘威远号的负责人在对接,得知郑毅并不在这艘船上,李昉气的是哇哇大叫。

  皇爷没在船上你第一个进港干嘛?玩老子是不是?但是现在明显不是争执这个的时候。

  等到李昉带着一群人找到郑毅的时候,郑毅正在港口蹲着和几个工人聊天呢。

  这里是港口几座龙门吊,这几个工人是负责龙门吊运行的。

  因为有大人物要来,所以港口这边暂时封闭半日。

  工人也就没事情可做了,都在原地等着解封再工作。

  郑毅询问他们每日的货物装卸情况,还有港口的进出货物总量。

  对于吕宋这座崇圣港还是比较满意的,许多西洋的舰船都会来到崇圣港这边交易。

  交易的主体就是香料和华夏帝国的各种商品,其中日化用品和化纤、棉纺等最多。

  其次是丝绸、瓷器这种传统货物,因为可以到吕宋来换取物资,很多西洋商人都不会再去大明那边了。

  大明那边的优势就是纯手工,有许多精致的刺绣工艺,还是非常受到西方欢迎的。

  但也不是必须的,原来丝绸在西方是贵族才能使用的,现在却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今属于贵族专用的物品是日化和化纤用品,一条丝袜能卖出一匹丝绸的价钱。

  说是价比黄金也差不多,而成本郑毅表示呵呵,你们慢慢去猜就是了。

  丝绸在西方已经进入了普通家庭,大都是从新大陆和这边销售过去的。

  价格比起原来要低了一些,量大了嘛,但几倍的利润还是有的。

  跟丝袜、高跟鞋、化妆品比起来,丝绸已经沦为了二类商品。

  茶叶和瓷器还是有市场的,而且花样更加的精美了。

  但由于量比较大,价格也开始下降。

  价格下降不可怕,因为本身成本也在大量降低。

  就是苦了明朝了,大量的交易都被郑毅这边给截流了。

  如今江南的丝绸除了内销之外,全都是初级工业品出售到郑毅这边。

  比如蚕丝,每年大明的蚕丝三分之二都是被郑毅这边给收购过去的。

  然后进工厂缫丝制成丝绸,在卖到西方各国去,谁让他们已经实现工业化了呢?

  明末这个时期,中原和江南的小工坊也已经大量出现,但还是大多属于家庭作坊式的,总量和生产能力比起新建的辽东纺织厂都差的很多,如果加上各座城市的纺织厂,一个月就能搞出大明一年的产量,跟谁交易还用说吗?

  西洋人拉过来的各种手工艺品、金币等全都到了郑毅手中,进入到国库成为再发展的资金。

  每年流入的金银和货物都价值不菲,让华夏帝国更是在贸易商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些金银还可以流入到大明去,大量的采购他们需要的物资,可谓是里里外外都是赚的。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