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4章 山海关献城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依靠坚城防守。

  攻城战打到第十天,双方都有不少的伤亡。

  王越的队伍已经在城中补充了三次。

  很多百姓都被强制的拉上城头防守。

  本来以为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没想到外围给了王越一个惊喜。

  定州王海振臂一呼,在定州发动起义。

  攻破定州等地三四座县城,人数发展到四万多人。

  几乎同时,真定马大昌起义,占领真定、获鹿等县,人数高达五万。

  邢州刘畅、河间孙虎、德州刘彪、广平陈三、武安曲五、曲阳李二赖子纷纷起兵。

  这些人攻占县城,开仓放粮,抢夺军械库,裹挟百姓开始逐渐向北移动。

  与之同时,清苑赵奎、固安李军、霸州安老七等也举起义旗。

  总人数几乎达到七十万,一路互相的汇合,从南向北往北平出发。

  互相之间虽然不和,但面对同一个对手的明朝边军,他们暂时也能做到同心协力。

  涿州,三十万未经训练的军队,消灭了驻守在涿州的五军营,几乎从大的战略上包围了边军。

  吴襄、杨国柱等人大惊失色,赶紧暂停对北平的攻打,转头对付这些四面八方赶来的叛军。

  七十万人对十万人,纵然是未经训练,但也有人数的优势,人海战术一样能够成功。

  再说边军如今训练松懈,可战之兵都是总兵官和各级将领的私兵。

  一般的士兵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接触到义军那是一触即溃。

  鏖战半个多月,义军是越大越多,而边军却是越打越少。

  甚至王越都带人出城几次,在背后偷袭打了几场胜仗。

  局面恶化至此,就算是边军也顶不住。

  纷纷开始突围,吴襄向着山海关方向退却。

  大明北方危在旦夕,位于中原的河南布政使司也开始出现造反的队伍。

  朱由校也开始坐不住了,他没想到这次还能起这么大的连锁反应。

  他从南直隶各地开始调集兵马救援,但南直隶的兵马还不如边军战斗力强。

  刚进入河南布政使司的地界,就被当地的起义军给挡住了,连一步也走不出去。

  整个北方乱作一团,就剩下陕西布政使司还没有乱。

  没有乱的原因是当地就没什么老百姓了。

  大都出关逃到了关外去生活。

  想造反没人怎么去造呢?

  北直隶打的是昏天黑地,驻守在运河附近的明王朝军队,也不敢再插手,纷纷躲起来当鸵鸟。

  兵灾一起,最苦的还是百姓,北直隶南部的百姓纷纷逃亡大华控制的山东诸州府避难。

  在守军的有意放纵之下,加上大华这边的毫无保留的接纳和支持。

  运河一线逃亡的百姓越来越多,参与造反的倒是越来越少。

  本来大家造反就是为了活命,如今能够活命干嘛要造反?

  多股的起义军,也开始出现纠纷和矛盾。

  互相的看不顺眼,开始有意无意的拉后腿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