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6章 超级引水工程_明末:带着复兴号崛起外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地理知识的都知道,河套处于内陆的大西北地区。

  全年降雨量才不过几百毫米,这么大片草原靠老天,是肯定不行的。

  想要恢复这边的自然环境,彻底将已经开始形成的沙漠给消灭掉。

  单纯的指数造林不行,还得去将活水引过来滋润这片土地才可以。

  距离最近大型河流,那自然就是哺育了整个民族的黄河了。

  但是因为黄河流量和整个河流生态发展的原因。

  再加上地形地势的综合考量。

  从黄河引水也是困难重重。

  加上高原的地形复杂,引水工程从几年前就开始规划勘测。

  到现在才基本敲定,然后开始进行第一部的施工。

  最终采用的方案,还是在黄河兴建大型水库。

  然后经由地面自流通道和地下管道输水结合的方式向河套供水。

  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区域,第一个大区域在兰州府以上的高原地区,重点的供水区域是甘肃东南部和陕西的西部地区,第二个大区域是兰州府到银川府中间这段区域,主要是想陕北、河套供水;第三个区域在陕西与山西交界的吕梁山区,同样是陕北与河套地区供水,和第二个区域实施的是东西夹击。

  然后借助原本河套内的河道,以及干涸的河道和新修的渠道。

  让整个河套地区都能使用上黄河水灌溉。

  同时也让黄河水滋润这片土地,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

  等到朱功亮主推的人工天河工程完成,从西南高原向这边输水,补充了黄河的水量之后,对于河套的缺水也有很大的助益,起码能够让河套摆脱因小冰河气候造成的连年干旱和土地沙化。

  郑毅这次过来,除了巡视这边的沙漠化改造之外。

  就是来参观这边的黄河引水工程的进展。

  如今大华绝对比后世的华夏,还要更加匹配基建狂魔这个称号。

  虽然技术上不见得就比后世要先进,但无论是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都比后世的华夏舍得下本钱。

  大华的财政状况还算是良好,每年都有无数的大型工程上马,同时也有无数的大型工程投入使用。

  占比最好的基建工程,排在前三的就是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和城建工程。

  这三大工程依托当前将近二十亿的人口和巨量的资金给予支持。

  在每块领地上都是开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的人口在这些工程之中工作。

  河套的水利工程,启动资金是二百亿华夏币,建设承包方为华夏建功、西北建功和草原建工,再加上河套建工、塞北加建工等数十家中小型建设企业的参与,参与的建设人员高达二十多万,建设长度一千七百多公里。

  郑毅从陕北一路到宁夏地区,首先到的就是青铜峡,这里将是银川府上游最大的一座水库所在。

  这座水库的面积,远远超过后世的水库容积,同时也是西北最大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