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0章 第九十九章_穿越红楼之冷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懂道理不闹事还爱读书的国舅爷,但他们底子太薄了,外戚的名声也太难听了,皇上纵是想抬举也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不是给皇后和太子埋祸么?他得慢慢来,还得找个先生,领着陈家一步步往朝里头走。”

  薛彬明白了一些:“皇上选的便是董家。”

  “没错。董老丞相是没得说,桃李满天下到现在不少学生买他的面子。如今董家这两个都是书呆子,书呆子也有书呆子的好,做不了能臣也不会变成佞臣。人品正,再有家世好名声好,不是正合适?这才被皇上看中了,谁知道太子还没册呢他们就要闹家丑,你说皇上会怎么想?”

  薛彬满眼复杂,史鼎看他一眼,又道:“我也听说过,他们那妹夫,就是文正公,做了二十年的官做得是人憎狗嫌,可别人再恨他也参不倒他,连义忠亲王都怵他,出门特意绕着他走。除开人品和骨气,更因为文正公是能臣,长江洪灾,他一面修堤一面令人开渠泄洪,同时将留都一应事宜安排得有条不紊,是以虞方之乱才没有使得生灵涂炭。可那位董郎中会什么?去户部不懂算账,去工部看不懂水图,去兵部更是鸡同鸭讲,最擅长的就是写字,这样的文吏……对皇上而言用处不多。”

  说到这里,史鼎也不免叹一声:老丞相后继无人,可惜哉!

  却也不能完全归罪于董家兄弟,他们都外放过,只都是附郭省城的,县衙半年不升一次堂。他们作为下官总不好跟府尹大人抢生意,府尹也难,谁不知这是丞相大人的宝贝儿子?不敢往下派,怕闹出事儿兜不住;放身边还得客客气气的,丝毫不敢磋磨,只等年末考绩时正正经经地划上一个“优”,求着吏部赶紧把这俩小祖宗接回京去。

  最该积累经验的青年时太过顺风顺水,以至于年过四十上不通圣意下不近民心,不尴不尬做这鸡肋的四品官,无论是进是退,都会让已在拆鸡架子的承景帝感到如鲠在喉。

  可见,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有时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史鼎忽然又叹一声,皱着眉看向薛彬,迟疑却又无比认真:“我并不是想干涉薛家的家事……据我所知,董老夫人确实有些左性,董郎中向来人品清正,却是个认死理的书呆子。我端他此番找上你,并非胡搅蛮缠,确是有了凭据。董家还挂着相府门牌,皇上或会心存不满,却不至于真对他们怎么样。你若不放心,我可派人护送你们回留都,回去后就将婉儿藏好,最好早早定下亲事……但是,若你也怀疑,也可再留一段时间,派人去留都那什么花梭子巷查个究竟,毕竟……”

  毕竟薛婉只是薛家的庶女,生母嫡母都已过世,也没有同母或异母的姐妹。往无情了说,甭管是逐出家门还是立时“暴毙”都无伤大雅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