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得,上前说道。

  “啊,对对对,母亲,秋香做出的新衣服很漂亮,很好看。您要是穿上,至少年轻二十岁,要是跟我姐站一起,人家准保说你们是孪生姐妹!”李云睿在一旁给秋香助攻。

  旗袍的图纸,袁氏是见过的,款式和风格都别具特色,让人心驰,这两天她就动了心思,想让秋香给她做一套穿穿,但身为当家主母,这种事主动提出来有失体面。

  今天听秋香这么一说,自然就坡下驴,连忙点头答应。

  袁氏都点头了,孙姨娘只能接受这个决定。

  李景隆则带着李云睿回了书房,两人有事情商量,这似乎成了一个常规,李云睿要帮李景隆分析朝局,帮他做出应对预案。

  一进书房,李云睿先拿起笔来,将昨天在飘香面前吟诵的诗句,写了出来,省得到时候穿帮。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拓马长枪定乾坤。挥军千里山河在,立名杨威传后人!”李景隆在一旁小声念起来。

  放下笔,李云睿指着诗说道,“老豆,老规矩,记住了,烧掉。”

  李景隆点了点头,表示明了。

  “我今天在路上遇到瑾瑜了!”李云睿抬头看了看李景隆。

  听了这话,李景隆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

  梅、李两家,因为靖难之变起了龌龊,已经近乎不来往了。

  梅殷入仕途之后,受到了李文忠的照顾和提携,对李家是心存感激的。

  梅殷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可以说无权无势,却能得到宁国公主下嫁,就是因为主管国子监的李文忠发现了梅殷这块璞玉,认为他博古贯今,精通史学,且风度翩翩,于是爱才心切的李文忠,将梅殷推荐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见梅殷时,梅殷态度不卑不亢,恭谨有度,深受朱元璋欢心,后来将马皇后的嫡亲女儿嫁给他。

  梅殷出任山东学政后,李文忠也出手帮了梅殷很多忙,所以梅殷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李文忠去世后,梅殷调回了南京,和李景隆关系就非常好。

  两家人现在因为立场不同,关系变得疏远,这点连李景隆都没想到。

  李景隆并不为自己打开金川门而感到羞愧,因为就算自己不开,谷王也会联络其他人开门,如果真要那样子,曹国公府将成为朱棣第一个报复的对象。

  君臣大义虽然重要,但追求家族繁荣的人更多。

  自古以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李景隆只是在家族和君臣之间,做了一个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而已。

  要论对错的话,就得看立场!

  朱棣跟朱允炆打架,一家人为了一个皇位,尚且打得你死我活,几十万士兵死于疆场、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

  作为臣子,都是大明的臣子,跟着朱允炆和朱棣有什么区别吗?都是老朱家的天下,都是大明王朝,又没改朝换代,只是换个皇帝而已……

  当年武则天篡唐改周,朝堂之上,那些所谓李唐铁粉的大臣,不也跪了吗?

  铁打的百姓,流水的王朝,忠于皇帝、忠于王朝,都是极少数人才会干的。

  所以,儒家讲气节、忠贞什么的,有些时候都是用来忽悠百姓的。

  但是,人应不应该有气节?应不应该讲忠贞?答案是肯定的!肯定要讲、肯定要有,只不过对象应该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和人民,而不是某一个王朝或者帝王。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