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3章 亩产千斤打底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上限却没法封顶:让百姓吃饱饭,也叫“救济斯民”;让百姓有衣穿,有房住,也叫“救济斯民”。

  李至刚这么问,也有自己的盘算。

  今天的事,李至刚也看出门道来了,连续两个人弹劾李景隆,打死李至刚,他也不会相信这是后面没人指使。能指使周王和刑部尚书的人,用鼻子想想,李至刚都能猜出来是谁。

  起初李景隆表现出来淡然的态度,让李至刚感到很是纳闷,李至刚以为李景隆有什么能够反败为胜的后手或者撒手锏,李至刚就想看看再行动。

  结果没想到李景隆还没下朝,就准备辞官了,在李至刚看来,李景隆肯定也能猜测出自己被弹劾,背后的主使之人是御座之上的皇帝。李至刚到现在还

  没想明白,李景隆是怂了,还是准备放个烟雾弹,以退为进,保住自己的权位。

  当李景隆说出太祖遗愿四个字时,身为礼部尚书的李至刚,也是心惊不已,他准备先观望一下。

  郑赐跟李景隆对阵完败后,李至刚也对李景隆的套路有了认识,才站了出来,准备跟李景隆掰一下手腕。

  李至刚猜测,朱棣有可能想对付李景隆了。如果自己这个时候,出面抨击李景隆,也算是跟皇帝站在统一战线上了。

  说白了,李至刚就是想投机。

  其实,李至刚这也是没话找话,自从狮子山文会之后,“救济斯民”这个标签,已经贴在了李景隆身上,尤其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更为无数文人、士子传颂。而李云睿为了帮李景隆立人设,在招聘民壮时,打的旗号也是“救济斯民”。

  李景隆斜着眼睛看了看李至刚,冷笑一声,转头向坐在龙椅上的朱棣说道,“启禀陛下,臣三年前,曾偶遇一个叫阿道夫的欧罗巴藩人,他自称有一亩产千斤的粮种,臣花重金买了下来……”

  “这等妖言惑众的荒唐之言,曹国公也信?”李至刚被李景隆的冷笑激怒了,语气不善的说道,“大明的脸面,在番邦面前都丢尽了……”

  其他朝臣一听李景隆的话,浑身的精神都打了起来。

  亩产千斤的粮种!难怪李景隆面对周王朱橚和刑部尚书郑赐的弹劾,如此淡定,原来是有所持……

  如果真的有这回事,那无论如何,朱棣都不会怪罪李景隆了!

  但是,亩产千斤的粮种,这年头,哪里去找?

  众臣抱着看热闹的心疼,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起来。

  “我为何不能信?我如何给大明丢脸了?”李景隆是故意激怒李至刚的,这是李云睿和李景隆商量好的对策。

  一旦周王启动弹劾,朝堂上,李景隆能怼多少人,就怼多少人,一定要将事情闹大,闹得越大也好,最好让朝堂内外、大明上下的目光,全部吸引到土豆上。

  李至刚此时也冷静了下来,他也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