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不世出的人杰_大明小公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什么喜事吗?”知画也扭头看着李云睿,有些害羞。

  今天是两人第一次正式同床共枕,如果不算上次的误会的话。

  “大喜事,让我提心吊胆、做了好几个月的噩梦,今天起,终于不用做了……”说到这,李云睿想起了晚上和李景隆的对话。

  福伯送来消息,官山炸了之后,宫里有内侍前往刑部尚书郑赐的府邸,跟郑赐谈了半个时辰,据内线送来的情报,朱棣要求郑赐停止一切针对曹国公府的调查行动。

  据说内侍走后,郑赐把自己关在房中半天,出房门的第一时间找来自己的媳妇,让她找关系,把自己待字闺中的小女儿,送给汉王朱高煦当小妾。

  李云睿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觉得郑赐把节操丢了……

  能够混到尚书这个位置上的人,都不是简单人。朱棣的旨意,让郑赐嗅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味道,朱棣准备放弃报复李景隆了……

  朱棣的这个决定,无疑把郑赐推进了火坑。

  当日在朝堂上,出面弹劾李景隆的只有两人,李至刚和陈瑛只是出来敲边鼓而已。

  周王朱橚已经和李家和解,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剩下一个人,只有郑赐了。

  李家现在已经脱难了,接下去就会对付郑赐,这一点郑赐深信不疑。

  原因很简单,曹国公府被人打了一巴掌,如果不还回去,就会被围观的人认为,曹国公府好欺负,那么,围观的人就会闲着有事没事,上来踹曹国公府两脚。

  更何况朱棣准了李景隆的辞官,在很多人的眼中会误以为曹国公府失势了,都在准备扑上去咬一口肥肉。

  这个时候,李景隆更得下死手报复郑赐。这也是一种立威的方式,让那些有小心思的人看看,动李家的后果。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郑赐最大的后台是朱棣,但他和朱棣之间也有过节,朱棣造反时,郑赐和李景隆干过同样的事:他曾经率领河南的朝廷军队阻挡朱棣,只不过烈度比李景隆小了很多。

  除此之外,郑赐在朝廷中没有任何根基,这也是朱棣选择郑赐为刑部尚书的主要原因!

  朱棣是造反上来的,如果选择的重臣都是像李景隆这样的,朱棣啥事就不用干了,整天跟朝臣们争斗好了。这就好比后世的嘉靖朝,嘉靖上位时,朝中的重臣都是朱厚照留下的,压根就不听嘉靖的话,嘉靖只能挑起“大礼议之争”,使用各种手段与内阁首辅杨廷和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进行周旋,前后用了三年时间,才将杨廷和等人清除出朝堂。

  因此,朱棣只能选择一些没有根基的人,来辅佐自己,只有这样,他扶持的人才能紧密的团结在朱棣身边,对朱棣惟命是从,帮朱棣好好打理朝堂。

  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郑赐心里很清楚,一旦朱棣牢牢把握住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